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预制菜的用意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预制菜的用意

2023-02-17 00:41:05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导读
“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却大有意味。这既是对预制菜模式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广东模式、广东经验的高度认可。 众所周知,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如何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谋求发展,也是中央一号文件历年来关注的重点所在。但具体来说,往哪个方向用力,怎么用力,各地的认识相对模糊,这几年一直处于“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 从2021年提出“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却大有意味。这既是对预制菜模式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广东模式、广东经验的高度认可。

  众所周知,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如何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谋求发展,也是中央一号文件历年来关注的重点所在。但具体来说,往哪个方向用力,怎么用力,各地的认识相对模糊,这几年一直处于“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

  从2021年提出“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2022年提出“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再到今年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不难看见的是,方向越来越明确,模式越来越清晰。

  这正是中央一号文件的思路:把地方在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成果,并以制度的形式规定起来,形成长效机制,进而对全局形成指导作用。

  预制菜从兴起到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前后不过三年。这三年,正是预制菜进入大众视野并且火爆全国的三年。这三年,广东模式、广东经验功不可没。三年来,广东勇当排头兵,率先组织化、系统化推广预制菜,蹚出全国多个“第一”,探索全国多个“首次”,搅动了万亿级的市场春水。

  同时也要看到,融易新媒体,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作重点是指导“三农”工作,把预制菜写入其中,意味着我们要从全面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来重新认识这一产业。显然,预制菜不只是一门“生意经”,而是“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纽带,是农产品价值更大化、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具有全局性的社会价值。

  通过“市场发力+政策加持”,可以预见,预制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只要我们锚定目标,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涵、提升效益,预制菜一定会成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最潮养老院”值得更多期待

做数学题、开团打电竞、玩团建游戏……这是一家新式养老院里的“搞笑日常”。据报道,河...

2 《满江红》众筹周边萌化后面人物?莫让民族汗青被成本歪曲

2月13日晚,电影《满江红》官方在众筹网站摩点上授权发布电影周边产品,其中的御赐令牌、...

3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预制菜的用意

“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却大有意味。这既是...

4 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近期,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从连接香港和内地历史最久的“第一口岸”罗湖口岸...

5 积极有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聂洋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成长阶段,无论加...

6 女子注射六针玻尿酸致残:医美行业也需一次“大整形”

“90后”的小雪是个爱美的女人,两年前,她结识了一位打扮店东家,自称可以给小雪打针玻尿...

7 中经评论:以优质家政服务为幸福生活“加码”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家政服务规范化、品牌化,对消费者来说是服务质量...

8 老字号如何守正创新发展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屈晓东认为,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升级换代的今天,老字号...

9 中经评论:谨防“纳米”产品变成“智商税”

核心观点: 纳米技术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真正应用了纳米材料的...

10 消除女性就业歧视,要正视企业利益诉求

新闻背景: “你公公婆婆身体还好吧?”“我们公司会发儿童节福利,你需要几份呢?”……...

1 “最潮养老院”值得更多期待

做数学题、开团打电竞、玩团建游戏……这是一家新式养老院里的“搞笑日常”。据报道,河...

2 《满江红》众筹周边萌化后面人物?莫让民族汗青被成本歪曲

2月13日晚,电影《满江红》官方在众筹网站摩点上授权发布电影周边产品,其中的御赐令牌、...

3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预制菜的用意

“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却大有意味。这既是...

4 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近期,深港陆路口岸全面恢复正常通关。从连接香港和内地历史最久的“第一口岸”罗湖口岸...

5 积极有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焦点概念: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聂洋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成长阶段,无论加...

6 女子注射六针玻尿酸致残:医美行业也需一次“大整形”

“90后”的小雪是个爱美的女人,两年前,她结识了一位打扮店东家,自称可以给小雪打针玻尿...

7 中经评论:以优质家政服务为幸福生活“加码”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家政服务规范化、品牌化,对消费者来说是服务质量...

8 老字号如何守正创新发展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屈晓东认为,在市场竞争激烈、消费升级换代的今天,老字号...

9 中经评论:谨防“纳米”产品变成“智商税”

核心观点: 纳米技术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真正应用了纳米材料的...

10 消除女性就业歧视,要正视企业利益诉求

新闻背景: “你公公婆婆身体还好吧?”“我们公司会发儿童节福利,你需要几份呢?”……...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