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助企措施要兼具韧性与温度

助企措施要兼具韧性与温度

2023-02-02 15:03:0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引起关注:截至2022年12月28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已为全省20399家轻微违法企业依规免除和减少罚款15.36亿元。此举展现出江苏助企纾困政策的“温情一面”。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呈回升态势,但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不容忽视。因此,各地在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实现平稳发...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引起关注:截至2022年12月28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已为全省20399家轻微违法企业依规免除和减少罚款15.36亿元。此举展现出江苏助企纾困政策的“温情一面”。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呈回升态势,但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不容忽视。因此,各地在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实现平稳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制定解决共性问题的普适政策,又要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个性化举措,努力实现政策制定“对症下药”,政策实施“雪中送炭”。

  越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做好助企纾困工作,首先要坚定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大力营造政企同心抓经济、拼经济的浓厚氛围,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融易新媒体,以奋进拼搏开创未来,在各类政策统筹协调上下功夫,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落到具体政策层面,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如何渡过难关坚持下来并实现更好发展,是各地企业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因此,制定和实施助企纾困政策要做到靶向发力、精准服务,切实解企业燃眉之急。一段时间以来,各地陆续出台了不少纾困惠企的暖心举措,有力促进了保主体、稳增长。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更加突出个性化专业化指导,着力破除企业攻坚克难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谋划更多增量政策,帮助企业找出短项、补齐短板,为广大中小微企业“输血补气”,助力企业克服困难,抓住机遇,赢得竞争优势。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出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后,更重要的是着力推动政策能落地、快落实,让企业诉求“有求必应”。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应尽可能化繁为简、清晰明确,让企业“一目了然、一看就懂、一办就成”。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的“娘家人”“贴心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支持,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列清单、建台账,限时办理、对账销号,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时,要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督导范围,强化跟踪问效,提高惠企政策落地“加速度”。比如,苏州市人社部门为有效减轻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负担,创新推出了合计52个事项的人社领域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到期即享”三张清单。2022年,苏州共发放稳岗返还等助企纾困补助资金21.66亿元,惠及企业35.01万户次,职工407.81万人次。

  政府监管部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保护市场主体的职责。因此,助企纾困政策应立足实际,增强包容性,助困难企业“绝渡逢舟”,让各类市场主体感受到政策的温度。对于市场主体一般事项首次违法、轻微违法,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应采取审慎包容监管,防止过度执法、一刀切执法。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应采取柔性执法方式,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罚教结合,推动监管执法由“重管理”向“细服务”转变,让惠企助企政策释放更多红利,增强助企纾困政策的韧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波)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人才与都市合谋成长

科学技能部海外人才研究中心克日发布了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

2 助企措施要兼具韧性与温度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引起关注:截至2022年12月28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已...

3 让“坏孩子”变成好帮手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岁情集会会议,提出努力敦促信托等非银机构聚焦主业、转型成...

4 庞溟:更好满意刚性住房需求

为支持和满足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近期,多地多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下调首...

5 中经评论:促进有效投资 为稳经济提供强劲支撑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需要调动投...

6 周茂华:多国利率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几何

本周美联储等央行货币政策有望继续收紧,但各国央行政策略有分化。 海外央行超级周对我国...

7 创新加持也需新路径

做强新动能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传统产业...

8 魏际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

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其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

9 王阳:如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催...

10 着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新年伊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纷纷从完善支持...

1 人才与都市合谋成长

科学技能部海外人才研究中心克日发布了2021年度“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

2 助企措施要兼具韧性与温度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引起关注:截至2022年12月28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已...

3 让“坏孩子”变成好帮手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岁情集会会议,提出努力敦促信托等非银机构聚焦主业、转型成...

4 庞溟:更好满意刚性住房需求

为支持和满足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近期,多地多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下调首...

5 中经评论:促进有效投资 为稳经济提供强劲支撑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需要调动投...

6 周茂华:多国利率政策调整对市场影响几何

本周美联储等央行货币政策有望继续收紧,但各国央行政策略有分化。 海外央行超级周对我国...

7 创新加持也需新路径

做强新动能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传统产业...

8 魏际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

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其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

9 王阳:如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催...

10 着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新年伊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纷纷从完善支持...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