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激发建设贸易强国的澎湃新动能

激发建设贸易强国的澎湃新动能

2023-01-29 12:55:02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章导读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对我国外贸来说,主要产品竞争优势足、出口有市场,国内需求潜力大、进口有支撑,发展内生动力强、政策有支持。在高水平开放的带动下,我国外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畅通,将会为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作出更多贡献。 外贸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2022年,我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对我国外贸来说,主要产品竞争优势足、出口有市场,国内需求潜力大、进口有支撑,发展内生动力强、政策有支持。在高水平开放的带动下,我国外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畅通,将会为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作出更多贡献。

  外贸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2022年,我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融易新媒体,彰显出我国经济抗击风险挑战的能力以及生生不息的活力。

  成绩来之殊为不易。一方面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地方、各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共同努力的艰辛付出,离不开国家出台的保通保畅、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有效赋能和有力加持。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已成为外贸稳增长面临的最大压力。2023年,我国外贸如何继续承压前行,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迈出新步伐?

  对此,我们既要有辩证的思维,也要有宽阔的视野。一是在正视外贸发展面临各种困难挑战的同时,要坚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信心;二是要看到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日益复苏,今年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这也为外贸发展带来不少有利条件。

  当然,在坚定信心的同时,我国外贸要想拥抱更加出彩的未来,还需要有实打实的主动作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更有力地激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动能。笔者以为,应当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新动能来自外贸主体活力的有效激发。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同比增加5.6%。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继续巩固。未来,要通过多种方式继续巩固壮大外贸企业的规模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其在国际市场上以更加傲人的身姿乘风破浪。

  新动能来自外贸制度创新的红利释放。应当看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持续扩大,跨境贸易便利化程度日益提高。近年来,外贸制度创新成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下一步就要继续加快政策落实落细的工作,促进其日益成为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动能。

  新动能来自越来越大的“朋友圈”。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都保持较快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0%,拉动整体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可以说,只要我们继续保持与传统伙伴的贸易优势,并有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巩固和拓宽外贸“朋友圈”,我国外贸“向上生长”就具备更加坚实的支撑基础。

  对我国外贸来说,主要产品竞争优势足、出口有市场,国内需求潜力大、进口有支撑,发展内生动力强、政策有支持。我们相信,在高水平开放的带动下,我国外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畅通,将会为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作出更多贡献。(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多措并举 稳住外贸基本盘

     优化结构推动外贸更强更稳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中国日前公布了2022年经济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过去...

2 激发建设贸易强国的澎湃新动能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对我国外贸来说,主要产品竞争优势足、出口有...

3 春节“消费旺”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新闻背景: 国家税务总局27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

4 保持高新技能财富精采势头 敦促经济高质量成长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认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

5 双向奔赴,让高质量消费带来高品质生活

“很久没有看到电影院这么热闹了!”统计显示,截至1月23日19时16分,2023春节档总票房(含预...

6 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图什么?

2023年伊始,作为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外交动作频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先后访问...

7 影戏市场“开门红”见证经济活力

在今年中国春节七天长假期间,春节档电影市场重焕活力,多部国产新片火热上映,涵盖了古...

8 6根面20元?城市旅游要切忌“因小失大”

1月25日,一段游客投诉西安回民街某面馆六根面卖20元的视频引起关注。26日,事发辖区市场监...

9 电影春节档“开门红” 印证文化消费潜力

新闻配景: 本年春节档,影戏市场迎来“开门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停止1月27日晚21时...

10 新业态促进青年群体稳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超额完成...

1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中国日前公布了2022年经济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过去...

2 激发建设贸易强国的澎湃新动能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对我国外贸来说,主要产品竞争优势足、出口有...

3 春节“消费旺”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新闻背景: 国家税务总局27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

4 保持高新技能财富精采势头 敦促经济高质量成长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认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格局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

5 双向奔赴,让高质量消费带来高品质生活

“很久没有看到电影院这么热闹了!”统计显示,截至1月23日19时16分,2023春节档总票房(含预...

6 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图什么?

2023年伊始,作为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外交动作频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先后访问...

7 影戏市场“开门红”见证经济活力

在今年中国春节七天长假期间,春节档电影市场重焕活力,多部国产新片火热上映,涵盖了古...

8 6根面20元?城市旅游要切忌“因小失大”

1月25日,一段游客投诉西安回民街某面馆六根面卖20元的视频引起关注。26日,事发辖区市场监...

9 电影春节档“开门红” 印证文化消费潜力

新闻配景: 本年春节档,影戏市场迎来“开门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停止1月27日晚21时...

10 新业态促进青年群体稳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超额完成...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