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莫让善意被曲解

“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莫让善意被曲解

2023-01-24 11:32:02来源:红网

文章导读
1月19日,四川达州火车站“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引发网友热议。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四川省有针对农民工的“春风化雨”行动,这种宣传标语是想表达对农民工的重视,没有不好的含义,他们回家很不容易,有困难的也会去接他们回家。 事情发展至此,也不禁让人深思,“农民工”什么时候变成歧视用语了?之前,一则“人大代表倡导媒体宣传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的新闻也曾引起网友热议。但是,作为一个客观概念,...

  1月19日,四川达州火车站“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引发网友热议。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四川省有针对农民工的“春风化雨”行动,这种宣传标语是想表达对农民工的重视,没有不好的含义,他们回家很不容易,有困难的也会去接他们回家。

  事情发展至此,也不禁让人深思,“农民工”什么时候变成歧视用语了?之前,一则“人大代表倡导媒体宣传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的新闻也曾引起网友热议。但是,作为一个客观概念,“农民工”本身并无歧视意味,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本身都只是一个职业称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存在情感色彩,更不是对某一群体的恶意贬低。农民不是贬义词,工人不是贬义词,农民工更不是贬义词。所以,融易新媒体,没必要对标语用词进行过度解读,“欢迎农民工回家”更多的是美好的春节祝愿与善意。

  “过度解读”的背后是善意的消耗。飞速发展的科技与网络扩展了人们的表达渠道,在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过度解读”“网络审判”等恶意行为的出现带来了机会,使得事情偏离了真相和原本的发展轨道,从而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是想表达对农民工的重视,并没有不好的含义,善意的举动却受到超出事实的想象与认定,如何不让释放善意者沮丧与失望?久而久之,下一次还会有美好的祝愿吗?社会还会有善意的存在吗?过度解读不仅会对释放善意者造成伤害与阴影,而且更是让社会的善意被消耗,甚至是消失,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也或将失去,最终损害的绝不只是某个人,而是整个社会。

  “过度解读”更是违背了自身善意的初衷。相信大多数网民都是出于善意,出于责任而提出疑问,或许达州火车站的标语用词的确存在不妥,但远远还没有达到“歧视”的地步,理智地提醒工作人员修改才是应有之举,而不是过度解读之后,用过激的言论进行认定与审判,最终导致两败俱伤。这样的结局令人痛心,也与自身善意的初衷相悖。

  科技的发展与民众理性的增长,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少一些过度解读,多一次为善意点赞;少一些个人情绪的宣泄,多一些冷静理智地分析;少一些自以为是的想象,多一些真诚与包容。莫让他人善意在过度解读中消耗殆尽,也莫让自身善意在过度解读后被人误解。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母子车厢早读引不满,搭客无为你孩子做出牺牲的义务

又是一年春运时,1月18日,在广东广州,有网友晒出火车上妈妈带着孩子早读的视频。据先容...

2 “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莫让善意被曲解

1月19日,四川达州火车站“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引发网友热议。交通运输局工作人...

3 《三体》电视剧开播五日,原著粉表示很满意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小说《三体》中的这句经典名言,据说出自帕斯卡...

4 中经评论:用好消费券 搅动市场“一池春水”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每年春节前后,都是传统消费旺季,此时发放消费券...

5 让绿色成为时代发展的动人底色

新闻背景: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

6 保持团结奋斗的劲头,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新闻配景: 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全年海内出产总值高出121万亿元,经济总量再...

7 两万块请的教练不会穿雪鞋,真的“劝退”消费者

新闻背景: 近日,媒体报道,滑雪教练群体中鱼龙混杂,花两万元请的教练连雪鞋都不会穿,...

8 提振消费信心,应该怎么办?

新闻背景: 为全面促进消费,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广泛征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

9 莫让有毒生物游上餐桌

1月16日,有网友发帖称,在暖锅店菜品里发明疑为蓝环章鱼的动物。热度未散,又有一名深圳...

10 开设反诈地铁专列:反诈宣传要提速更要提质增效

1月9日,安徽首列“平安号”反诈主题列车渐渐驶出站台。专列共有6节车厢,以“平安合肥,...

1 母子车厢早读引不满,搭客无为你孩子做出牺牲的义务

又是一年春运时,1月18日,在广东广州,有网友晒出火车上妈妈带着孩子早读的视频。据先容...

2 “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莫让善意被曲解

1月19日,四川达州火车站“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引发网友热议。交通运输局工作人...

3 《三体》电视剧开播五日,原著粉表示很满意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小说《三体》中的这句经典名言,据说出自帕斯卡...

4 中经评论:用好消费券 搅动市场“一池春水”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每年春节前后,都是传统消费旺季,此时发放消费券...

5 让绿色成为时代发展的动人底色

新闻背景: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

6 保持团结奋斗的劲头,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新闻配景: 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全年海内出产总值高出121万亿元,经济总量再...

7 两万块请的教练不会穿雪鞋,真的“劝退”消费者

新闻背景: 近日,媒体报道,滑雪教练群体中鱼龙混杂,花两万元请的教练连雪鞋都不会穿,...

8 提振消费信心,应该怎么办?

新闻背景: 为全面促进消费,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广泛征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

9 莫让有毒生物游上餐桌

1月16日,有网友发帖称,在暖锅店菜品里发明疑为蓝环章鱼的动物。热度未散,又有一名深圳...

10 开设反诈地铁专列:反诈宣传要提速更要提质增效

1月9日,安徽首列“平安号”反诈主题列车渐渐驶出站台。专列共有6节车厢,以“平安合肥,...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