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增强对湿地的掩护修复

增强对湿地的掩护修复

2022-12-14 08:48:02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土资源。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主持人:湿地具有哪些重要功能?近年来我国为加强...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种功能,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土资源。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主持人:湿地具有哪些重要功能?近年来我国为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出台了哪些政策?

  姜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抵御洪水、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等诸多特殊的水调节功能,以及控制污染、调节气候、固定二氧化碳、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生态功能。

  由于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以及淹水条件的易变性,加上不同学者的学科方向和研究目的差异,湿地定义较多。目前更多被采纳的是来自于《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下简称《湿地公约》)中的定义,即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沼泽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保护法》中把湿地定义为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水域和滩涂除外。湿地的定义虽然有多种,但基本都包括水、土、植物三个要素,多水(积水或饱和)的环境、独特的土壤和适水的生物活动是湿地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提出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7亿亩,新增湿地面积300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2022年6月,我国启动实施《湿地保护法》,这是我国为强化湿地保护修复,首次专门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旨在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建立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等,其中湿地保护是重要的部分。

  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今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大会通过“武汉宣言”和全球湿地发展战略框架决议,为保护湿地全球行动注入新动力。会议提出,中国将建设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对五分之一的湿地实行最严格保护,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网络等。这次会议为当前及未来的全球湿地保护修复指引方向,提出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中国主张。

  实现全国湿地面积8亿亩目标

  主持人:我国湿地保护取得哪些成效?还面临哪些问题?

  盛连喜(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湿地作为兼具水陆两类生态系统特征的一类生态单元,有着强大、多样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与人类生存发展关系极为紧密。我国是世界各国中湿地类型最为齐全的国家,湿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常见的自然湿地类型有沼泽、红树林、湿原、泥炭地、滩涂和其他积水地带。我国湿地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湿地植物达2300余种,水鸟类320余种。

  我国湿地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实现了“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的保护目标。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认真履行对国际公约的承诺,采取了扎实有效的保护策略,包括:确定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1021处省级重要湿地,设立901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600余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首个制定和实施《湿地保护法》;恢复大量退化湿地,建设各类人工湿地,包括城市湿地和各种“小微湿地”。

  我国湿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是国家重视、区域规划、部门合作、协同落实。例如,以生态强省建设为目标的吉林省,近3年来先后启动“大水网”工程和“万里绿水长廊”建设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全力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空间均衡优化和河湖综合治理。其中,“大水网”工程着力于在流域尺度上构建“两纵四横”水网,优化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河湖连通改善和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恢复一批重要湿地,连通该省西部地区已退化或干枯湖沼203个,湖沼湿地面积恢复到4890多平方公里,比工程实施前增加40%,扭转了湿地退化的格局,维持了几十种水鸟栖息、繁殖的生境,水鸟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白鹤种群由20世纪80年代的3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3000余只,适宜生境面积扩大。同时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功能也得到明显提升,区域生态安全性更加稳定和可持续,使9个市(州)28个县(市、区)和1764万人口受益。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要勇于突破、敢为人先。想要找出一条适合城市自身的创新发展道路并非易事,尤其...

2 筑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根基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有关人士指出,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驱动的创...

3 脱贫之后再出发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记者走进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的农村实地感受当地脱贫之后的新...

4 新标准为发展绿色保险指明方向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首次明确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

5 “包机出海抢订单”释放稳经济促发展信心

近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延宕重复和国际情况巨大的影响,外贸企业与海外客户的交换洽谈一...

6 八项规定何以成为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如果数字有力量,那一定是因为在时代印记中留下了特殊的涵义—— 比如4,因为存在形式主义...

7 以高质量投资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抓项目,稳投资,既要稳住有效投资的规模,更...

8 以宪法为基石 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新闻配景: 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度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发布施行四十周年眷念日。本年的...

9 出海抢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二重奏”

跟着疫景象势变革和防控政策一连优化,全国多省市“出海抢单”行动不绝,各地都力争以此...

10 玫琳凯为美容顾问打造“共享美丽空间” 直销100

 近日,玫琳凯全新线下体验中心在广州天河北ICC环贸天地二层正式开业。这是继上海、杭州、...

1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要勇于突破、敢为人先。想要找出一条适合城市自身的创新发展道路并非易事,尤其...

2 筑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根基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有关人士指出,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驱动的创...

3 脱贫之后再出发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记者走进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的农村实地感受当地脱贫之后的新...

4 新标准为发展绿色保险指明方向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首次明确绿色保险是指保险业在...

5 “包机出海抢订单”释放稳经济促发展信心

近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延宕重复和国际情况巨大的影响,外贸企业与海外客户的交换洽谈一...

6 八项规定何以成为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如果数字有力量,那一定是因为在时代印记中留下了特殊的涵义—— 比如4,因为存在形式主义...

7 以高质量投资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抓项目,稳投资,既要稳住有效投资的规模,更...

8 以宪法为基石 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新闻配景: 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度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发布施行四十周年眷念日。本年的...

9 出海抢单,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二重奏”

跟着疫景象势变革和防控政策一连优化,全国多省市“出海抢单”行动不绝,各地都力争以此...

10 玫琳凯为美容顾问打造“共享美丽空间” 直销100

 近日,玫琳凯全新线下体验中心在广州天河北ICC环贸天地二层正式开业。这是继上海、杭州、...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