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自媒体 > 多家公募巨头重磅发声

多家公募巨头重磅发声

2023-01-28 21:33:01来源:
文章导读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周蔚文:以社会需要丈量投资机会,2023年值得关注两个方向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蕴藏着众多不确定性,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当我们站在年末,重新复盘和思考即将过去的一年,就会发现,大道至简,或许返璞归真,回到股票投资的本源,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从股票投资的本源来看,我们投资的是企业的长期价值。所以选择公司时,不能只看盈利模式,更要看它是否满足广大社会需求,从长期视角优化社...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周蔚文:以社会需要丈量投资机会,2023年值得关注两个方向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蕴藏着众多不确定性,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当我们站在年末,重新复盘和思考即将过去的一年,就会发现,大道至简,或许返璞归真,回到股票投资的本源,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从股票投资的本源来看,我们投资的是企业的长期价值。所以选择公司时,不能只看盈利模式,更要看它是否满足广大社会需求,从长期视角优化社会整体资源配置,促进了社会帕累托最优。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其是否规避了负面外部效应,这样才有可能长期可持续地创造价值。这个原则会影响到我们对个股、行业的判断,也更有利于提高长期投资回报。

  作为投资人,我们要把钱投给那些优秀的企业家,投给那些社会真正需要发展的方向,通过这些优秀的企业家不断地调动社会生产要素,这样才能为社会不断地创造价值,这个企业长期的现金流才是更可靠的。

  2022年,一方面,我们继续从养殖、疫情受损产业、地产产业链等困境反转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从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军工、半导体、AI、医疗及医疗服务等在内的新兴行业中,寻找更长投资期限的投资标的,并根据相关产业未来利润增长率、估值情况动态调整板块配置比例。

  在一系列的投资实践中,我们看到不管是成长性行业,还是非成长性行业,都需要考虑社会需求来做出投资决定。非成长性行业大多是一些社会长期需要的传统行业,整个社会对这些行业的产量需求可能不会大幅增长,甚至产值也不需要大增长,但是全社会运转又离不开它们。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非成长性行业处于艰难期时投资就像“雪中送炭”,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我们自己也很有可能会得到比较好的长期回报。而对于一些朝阳行业或者成长性的行业,可能会在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后,导致行业利润下降,股票可能下跌,但如果从长期来看,这些行业还是社会所需要的,如果短中期内,这些行业还需要从社会资本融资再扩产,那它们就依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站在当下展望2023年,我认为A股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入量将有望得改善,市场也有望迎来更丰富多元的投资机会。这一方面是来源于资金在多资产中的选择偏好,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实体经济对股票市场的需要,有两个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锦上添花”行业,它们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如医疗养老、碳中和、战略型科技产业等成长性行业在经过近两年的扩产后,可能有一些新行业、新技术、细分行业还会有再融资的需求。二是“雪中送炭”行业,餐饮、酒店、旅游、航空等疫情受损行业,在疫情恢复之后,可能会迎来需求的爆发增长,这也会需要再融资、再扩大产能,以带来更好的利润。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国泰基金徐治彪:均衡、逆势——组合长期稳定战胜市场的核心

  大家好,我是国泰基金徐治彪。2023年刚刚开始,在这个时点我想分享自己长期管理组合的一些想法,主要是怎么能做到组合长期战胜市场,总结出来的最核心就是四个字:均衡、逆势。

  我2015年开始做管理组合,起初管理行业主题型基金,2017年底回归国泰后开始管理全市场基金。从业以来,我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市场环境:2012-2016年的成长行情,期间包括2015年的数次“股灾”、2016年年初的“熔断”;2017年以来市场风格由小转大,2018年大熊市,2019-2020年的大牛市,紧接着2021-2022市场整体下行,期间行业各种轮动。2023年是我做基金经理的第八年,经历了市场的各种起伏,曾经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被摩擦,现在尽管市场跌宕,但我的投资路径逐渐清晰。以我管理时间最长的国泰大健康为例,自2017年10月开始管理,也有完整的5个自然年度,连续5年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维持在前1/2左右。成长风格好的年份,如2019年可以做到同类排名第6,成长风格不占优的2022年相对排名也比较靠前。总结我自己的经验,长期稳步战胜市场的绝对核心就是四个字:均衡、逆势。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受益反弹行情 公募基金四季度盈利超700亿元

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成功扭亏为盈。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718.05亿...

2 多家公募巨头重磅发声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周蔚文:以社会需要丈量投资机会,2023年值得关注两个方向 即将过去的20...

3 “抄功课”需审慎!明星私募这么做也会亏→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解禁,高毅资产、景林资产、宁泉资产等明星私募参与定增浮...

4 易方达基金杨冬梅:支持优质行业及企业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

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杨冬梅在会上表示,易方达基金将进一步夯实投资研究专业能力,通过价...

5 两个月基金净值反弹近50% 张坤最新持仓网曝!萧楠、周蔚文这么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陆海晴)面对去年四季度震荡的市场行情,“顶流”基金经理如何...

6 平稳运行 公募总规模站稳26万亿元

在2022年股债震荡行情中,公募基金规模延续平稳上行势头。与去年三季度末相比,公募基金总...

7 兴业基金钱睿南:关注高端制造、医药、消费修复三大板块

讯(记者王鹤静)1月28日,兴业基金基金经理钱睿南发表观点称,2023年国内外有利因素在逐渐增...

8 公募基金明显加仓 基金经理瞄准结构性机会

最新披露的2022年公募基金四季报显示,停止去年四季度末,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殽杂型开放式...

9 A股能不能“兔”飞猛进?外围市场、汗青数据、内涵估值指向—

在经验长达9天的春节期间休市后,下周一(1月30日)A股市场将迎来兔年首个生意业务日。春节...

10 北向资金半月净流入超过去一年!A股牛市呼之欲出?私募人士喊

记者 柳川 陈锋 北京报道 2023年开年至春节前的14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中,上证指数上涨5....

1 受益反弹行情 公募基金四季度盈利超700亿元

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成功扭亏为盈。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718.05亿...

2 多家公募巨头重磅发声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周蔚文:以社会需要丈量投资机会,2023年值得关注两个方向 即将过去的20...

3 “抄功课”需审慎!明星私募这么做也会亏→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定增限售股解禁,高毅资产、景林资产、宁泉资产等明星私募参与定增浮...

4 易方达基金杨冬梅:支持优质行业及企业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

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杨冬梅在会上表示,易方达基金将进一步夯实投资研究专业能力,通过价...

5 两个月基金净值反弹近50% 张坤最新持仓网曝!萧楠、周蔚文这么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陆海晴)面对去年四季度震荡的市场行情,“顶流”基金经理如何...

6 平稳运行 公募总规模站稳26万亿元

在2022年股债震荡行情中,公募基金规模延续平稳上行势头。与去年三季度末相比,公募基金总...

7 兴业基金钱睿南:关注高端制造、医药、消费修复三大板块

讯(记者王鹤静)1月28日,兴业基金基金经理钱睿南发表观点称,2023年国内外有利因素在逐渐增...

8 公募基金明显加仓 基金经理瞄准结构性机会

最新披露的2022年公募基金四季报显示,停止去年四季度末,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和殽杂型开放式...

9 A股能不能“兔”飞猛进?外围市场、汗青数据、内涵估值指向—

在经验长达9天的春节期间休市后,下周一(1月30日)A股市场将迎来兔年首个生意业务日。春节...

10 北向资金半月净流入超过去一年!A股牛市呼之欲出?私募人士喊

记者 柳川 陈锋 北京报道 2023年开年至春节前的14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中,上证指数上涨5....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