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东港草莓,疫情暴发后最低跌到3元/斤,转战阿里电商平台仅6天,价格就涨回到15元/斤。电商怎么成为幕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辽宁东港的草莓种植户王大姐,眼下直接把电商直播间设在了种植大棚。
往年这个时候,正是东港草莓的旺季。种植户只要种好草莓,以东港99红颜为代表的精品草莓根本不愁销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批成熟的草莓滞销,王大姐这样的种植户被“逼”进了直播间。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原本线下销路受阻,像王大姐这样的种植户不在少数。海南、云南、广西等多地冬季水果蔬菜都出现滞销。仅海南一地,急待上市的蔬菜、水果就达到20多万吨。另外一面,隔离在城里的吃货不能出门、物流受阻,买菜囤货变成了刚需。
正是看到了供需两端的强烈需求,2月6日,阿里率先推出“爱心助农”计划,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先后也推出电商助农计划。电商苦心经营多时的“农产品上行”,因为疫情突发的强烈需求,找到了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滞销之困
和辽宁东港同样遭遇滞销的还有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部分菜农。
山东寿光的蔬菜商家王建文告诉记者,寿光的蔬菜外销主要以外地客商到寿光采购为主,疫情暴发后外地客商进不来、蔬菜运不出去,眼看价格一直往下跌。“往年春节期间再便宜的蔬菜也得四五块钱一斤,贵的要五六十块钱一斤。今年从大年初二开始,一些蔬菜只卖到三四毛钱一斤。”
尤其2018、2019连续两年寿光遭遇洪水,2020年开年再遇疫情,让寿光雪上加霜。当地商务局召集开会商议,也只能以寿光当地人消费为主,“但寿光人口有限,蔬菜的产量太大了”。
在海南的哈密瓜商家陈伟则面临哈密瓜无人采摘、烂在地里的窘境。疫情发生以来,乐东黎族自治县严格的交通管制,运输成本较往年上涨30%~40%,人工采摘成本也从原先的180元一天涨到300元一天。就连普通生活成本都明显变高:“你能想象一顿一荤两素的外卖要120块吗?”
2月15日晚上6时许,海口市琼山区椰海大道椰海综合市场,在海南承包了大片果园的郑玉伯还在和工人们一起在仓库打包装箱,陆续把采摘的五万斤芒果通过阿里菜鸟助农绿色通道运出海南岛。
据记者多方了解,疫情爆发后,各地大型农产交易中心封闭,农产品长期依赖的线下交易几乎停摆;防疫期间道路封闭、交通管制造成的物流困难;停工造成的人手不足,打包发货所需的纸箱、泡沫等包材稀缺都成为农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
线下市场停摆滞销,农户转向线上求助,“现在阿里平台上一天就卖掉2000箱蔬菜组合3万多斤蔬菜。以往寿光的线上销售比例只有大概1.2%,以后线上的销售比例一定会持续上升。”王建文告诉记者。
根据淘宝官方统计,自阿里爱心助农项目开始以来,截至2月20日,累计销售约4万吨农产品。2月12日,苏宁发布“助农18条”,联合苏宁拼购、苏宁小店、家乐福等多种业态“稳定菜篮子”,上海家乐福双线销售半天卖出芦蒿一吨;2月15日拼多多开通“滞销农货反馈通道”,收到超过500条滞销信息反馈,涉及23个省及直辖市近百种农产品,目前超过20%通过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看不见的“系统”
为了激发用户的购买热情,阿里专门上线了“吃货助农”频道,用户只要在淘宝搜索“吃货助农”就能直接进入页面购买。
家在上海的姚小姐看重的是“原产地直发”,既解决了囤货的需要又帮助了滞销农户。草莓种植户王大姐坚持每天上直播,她发现直播可以更直接地真实互动,“这个说王大姐我看一看你的草莓甜不甜,你把那个摘下来,咬一口看看怎么样,那个说要求看看大棚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什么样的,物理除虫的设备我可以看一看吗?”
在买卖双方的背后,是一套看不见迅速响应的系统与多方协同。在保证爱心助农不损害消费者基本权益的基础上,需要首先确定滞销品的质量和标准界定,“根据对农产品产区的了解和数据分析,圈选了全国24个产区16个省(重点8个)的26个品类的80个品种400个质量合格的严重滞销品。”阿里巴巴的爱心助农项目负责人无龄告诉记者。
再对滞销农产品信息进行分层,先组织原产地小规模的现摘现采先发;其次是把已经复工、可以通过顺丰邮政等快递发货的商家和农户组织起来;2月6日,天猫商家、淘宝吃货和淘宝直播开启第一轮爱心助农大规模销售,5天销售了2400万斤滞销农产品,淘宝吃货的直播场次近5万场。
文章标题:【今天新闻热点:电商战“疫”:吃货“解救”滞销农户】,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7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