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够支撑下去的生鲜电商身后多有实力雄厚的财团支撑,比如京东到家、盒马鲜生、苏宁小店、美团买菜等,而疫情催化的订单在防控结束后,是否还能持续获客,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持续获客能力仍是关键
疫情的催化让生鲜电商看到“一线生机”,但疫情结束后,这些增加的客户能够留住吗?有物流行业观察家认为,生鲜电商是非常“烧钱”的所在,“疫情”的场景一旦结束,行业依旧会恢复常态——烧钱、亏损。
传统上,我国生鲜交易以农贸市场为主,交易份额占比超过50%;其次为商超、便利店等渠道;近年来电商崛起明显,以超市、电商为代表的新零售场景正在加速对传统农贸市场的替代;而近年来出现的专业生鲜电商渠道份额约在2.5%左右。
E侠君询问了身边朋友和同事对“云买菜”的看法,大部分结论是单纯的日用果蔬菜品,还是线下购买更实惠,也更新鲜。并提到,现在年轻人做饭较少,如果身边有父母,老一辈对价格更敏感,也更乐意去就近的菜市场。而年轻人虽然乐意在盒马、京东、天猫等渠道购买水产、零食饮料、特殊水果等,但一般性菜品、肉类和水果还是更多选择菜市场或超市解决。有人认为,“顾客会直观地选择目前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比如疫情下的安全与便利;但疫情过去后,依旧会回归新鲜实惠。”
家乐福古北店店长唐明认为,消费习惯是逐渐培养地,疫情期间对生鲜的线上引流明显,这会沉淀下一部分用户。同时,生鲜电商作为一种消费趋势,行业渗透率会不断提升。他提到,目前35-45岁人群是生鲜电商的新增主力军,随着90、00后消费人群的成长,这种趋势会不断强化。
苏宁易购上海大区超市副总经理孟令宇认为,在2019年有不少生鲜电商企业爆出经营异常情况,使得投资者变得更谨慎,但生鲜是一种高频复购的日常刚需品,经此一“疫”,行业中的流量会更多向生鲜电商导入,消费者也会更习惯线上购买生鲜产品,有助于行业发展提速。
截至发稿日,E侠君发现北京路面上的车流已经明显回升;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和外卖送餐小哥也多了起来。随着疫情防控利好消息的不断传出,逐渐安下心来的居民正在积极进行生产复工,一旦走出家门,便不妨就近买些菜品。疫情结束后,生鲜电商的日子会如何,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文章标题:【今天头条新闻:“两颗白菜22元” 疫情结束后的你还会“云买菜”吗?(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7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