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新闻:5G加速、AI协同 疫情下的科技战“疫”

  过去几年,AI更多活跃于普罗大众的概念与想象,以及资本的投资热情中,但随着去年5G正式商用,5G融合AI技术的落地场景应用开始被广泛提及。

  当春节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各科技企业在捐款、捐物之余,也各显其能的运用5G、AI等技术,在病毒溯源、物流通信、疫苗研制、重症救治等方面为助力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而外界也由此进一步窥见到5G、AI技术更为成熟的落地应用方案,比如,仅用10天就完成的火神山医院建设、三大运营商仅用时两天开通医院宽带与完成5G基站建设、仅用12小时就上线远程会诊、通过AI技术仅用时14天就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

  虽不断上涨的确诊人数揪得人心惶惶,但科技助力的好消息却也在不断传来鼓舞人心。今天的科技话题我们就来说说,5G、AI到底为抗疫前线做了些什么?

微信图片_20200219081244

  5G “更快”化解聚集压力

  2月9日,为了“生活”的E侠君返京。

  北京西站,这个任何时候都人满为患的火车站却意料外又情理中的“冷清”,而且更为神奇的是,这种特殊时候,来往乘客如此之少,却还没有平日里的层层关卡。走在从南广场通往地铁9号线的路上,总有种这个车站被“本君”承包了的错觉。

  都没有人坐地铁的么?地铁进站都不用安检的么?不用测体温么?

  是的,不用。

  E侠君查询后才了解到,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高进站人员测温效率,北京地铁购置多套非配合式热成像体温测试系统,于地铁北京站、北京西站等站投入使用。遇温度异常乘客,设备将自动报警,站内测温员将采取隔离复测的措施进一步确定。这,就是“5G热成像”测量体温系统。

  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仅E侠君返京的2月9日,北京西站接送旅客达4.8万人次,虽然相比去年同期到站旅客减少三分之二左右,但西站作为首都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大客流无疑给车站疫情防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当然,不只是车站,在目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包括车站、学校、医院、厂区、写字楼宇等地在内的体温实时测量显得尤为重要。而如果光靠传统的手持测体温设备,不仅效率慢还容易造成人群聚集。

  5G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据了解可对进出人员体温进行非接触方式快速检测,测温精度可达±0.3℃,当有人员体温超过告警温度阈值,如疑似发烧时,设备将告警,提醒人员需要进一步检查。据E侠君了解到,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动均布局此领域,致力于以智能手段解决人员聚集场景下体温检测和通行效率。

  在“无接触”快速加测体温方面,除了5G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此前刷爆微博热搜的5G警用巡逻机器人也是类似原理,这款由黄埔区企业高新兴集团自主研发的5G巡逻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5米以内一次性10个人快速体温测量,温度误差在0.5摄氏度,更妙的是,这位“小巡警”还能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据了解,该款机器人可在机场、车站、广场、医院、社区以及重点卡口路段启用疫情防控模式,借助移动式红外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功能,实现远程可视化指挥,协助一线民警在危险、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排查、防控任务。

  5G 通讯技术在公共建设当中的应用,最为震撼且耳熟能详的,应该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毕竟它可是让我们所有人都当了一回“云监工”。在火神山医院附近的楼顶,能看到一个圆形的监控摄像头在工作,那正是数以亿万计“云监工”们的眼睛,通过 5G 网络 可24小时不间断传输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实况。使用 5G 进行不间断直播,可以说是一次必然但又大胆的尝试。据中国电信方面数据,这次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 9000 万人次,累计访问人数超过 2 亿人次。而在中国移动方面,咪咕视频通过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 20 多家主流媒体进行直播推送,截止2月4日累计观看人数已达到 3 亿次。

微信图片_20200219081251

  如今已正式投入使用的火神山医院,5G应用仍然在继续大显神威,通过超高速5G网络连接,火神山医院实现了高速上网、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业务。而类似业务的5G应用技术也正陆续在全国医疗领域落地开花。

  AI “更高效”辅助疫情攻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除了更高效的5G通讯传输外,AI 人工智能也在本次疫情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文章标题:最新时事新闻:5G加速、AI协同 疫情下的科技战“疫”,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7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