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大新闻:上半年零售额下滑11.8%,这五家企业谁能解决彩电行业困局?(2)

  事实上,海信在OLED电视上已经有多年的投入。海信OLED研发工程师岳春波就曾表示,海信是国内最早从事OLED技术研发,并率先推出OLED整机产品的企业,于2010年、2012年分别开发出12英寸和15英寸OLED电视样机。董敏也认为,海信对OLED技术其实早有接触,从OLED技术的研发和对东芝的收购都能够看到端倪。“当下OLED电视还是比较稀缺的,成本和价格都很高,在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份额占比都较低,是一个比较初级的时间窗口,预测2021年OLED电视才会大规模普及。预测OLED电视是否会大规模普及,主要看两个因素。一个是它的供应,2021年OLED电视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0万台。另一个是它的价格,创维在7月举办了‘OLED TIMES’的媒体发布会,宣布55寸OLED彩电S8A的价格从11999元降至7999元,65寸的S8A从20999元降至15999元。创维OLED电视已经有意识地让价格更加亲民,因此海信这个时候推出OLED电视并不算晚。”

lip_image003

  从行业趋势来看,量子点电视的声量渐衰,也是海信发布OLED电视的另一个原因。董敏认为,现在三星对量子点电视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开始转向将重点放在智能家居、8K电视上,对量子点电视的声量在减弱,对应投入的成本和精力都在减小,也影响到了其追随者TCL、海信,包括TCL旗下子公司华星光电也加快了印刷式OLED的研发和布局。“制作量子点电视的企业有三星、海信、TCL、LG,现在TCL更多的是向智能家居等方向发展,LG则更多地放在显示本身,比如8K电视,对量子点电视的投入是有减弱的。这个和当时3D电视、曲面电视一样,是企业高层的策略发生了变化。”

  除了OLED电视外,海信在近期又推出了叠屏电视,试图增强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多元化布局能力。7月8日,海信召开新品发布会,海信电器首席科学家刘卫东博士表示,海信的叠屏电视采用了上下两块面板的叠屏显示方案,上层彩色屏专注色彩精控,忠实还原色彩,下层黑白屏专注精细调光,呈现高对比度和暗场细节。发布会现场还宣布,这款电视在峰值亮度、色域覆盖率和色彩准确性等关键画质指标超越了OLED电视的HDR认证要求。海信电器营销公司总经理王伟表示,希望能够以海信叠屏为起点,制造比索尼更贵的电视,将行业焦点拉回技术和品质。

  海信的叠屏电视,目前已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可。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表示,海信叠屏电视的推出,彻底打破了中国在高端电视领域的技术瓶颈。不过,这一概念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刺激消费,还需等待进一步的观察。

  董敏认为,海信在彩电行业的布局策略是多头并举。第一是以技术和产品为抓手,第二是渠道的精细化运营,第三是全球化的品牌营销。“海信在渠道的精细化运营商走在了行业的前列,针对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它分别有不同的主体进行运营和考核,这在国内家电企业中是比较少见的。另外,海信在欧洲杯、俄罗斯世界杯所投入的营销成本也很高,需要的时间也更加持久,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乐视改名乐融再回归,但梦难圆

  今年上半年另一个动态来自乐融。今年5月,乐融致新宣布乐视电视正式改名乐融电视,并公布新品牌LOGO和新电视产品超5系列。超5系列主打有护眼作用的低蓝光技术,还拉来德国莱茵TÜV背书。当然,乐融还推出了售价仅799元的Y系列,继续坚持布局低端市场。乐融致新TV事业部总裁郭俏认为,在低端市场仍有必要拿一些产品分一杯羹。“如果我们能做到100万台以上200万台就可以回归互联网电视的第一阵营。”

  不过,与此前互联网电视时代的市场情况不同,如今小米已经在乐视、微鲸、暴风等互联网品牌退出后,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中怡康数据显示,小米在2019年Q1线上市场的零售量、零售额均力压海信,位居第一。和小米相比,乐融电视在产品价格方面并不具优势,从目前来看很难撼动小米的地位。

lip_image004

 文章标题:今天重大新闻:上半年零售额下滑11.8%,这五家企业谁能解决彩电行业困局?(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3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