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深圳:5G之王 技术输出

  四月以来,几乎每周都有5G商用的进展消息。

  如果说上海是5G消费者的话,深圳就是5G的引领者,尤其在5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5G产业链上深圳颇具有优势,且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终端产业齐全。

  近日深圳连开5G座谈会,欲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5G产业聚集地。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贾兴东就表示,深圳计划今年年底实现预商用,下半年将有不少5G手机推出。

  同时,他也提到,明年是否能实现商用,取决于工信部牌照的发放。目前深圳除布网和覆盖等问题外,在技术储备上已基本实现商用条件。

  争夺5G之“首”

  深圳作为国内5G发展的排头兵,它不仅是工信部5G试点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的5G试点地区。三大运营商也争相在深圳发布“第一次”5G初体验。

  比如,中国电信在深圳布局了首个5G实验站点,实现无人机的测试飞行。上周由华为、中国电信、洲际酒店共同建设的首个5G智慧酒店在深圳发布。

  发布会上,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冯炜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媒体表示:“在2017年10月份我们在南山开通了中国电信的第一个5G基站,在2018年的10月份我们和华为公司一起合作,在南山成片组网,实现SA的成片组网,这也是全球首个SA的成片组网。”

  他还透露,目前在宝安、福田、南山、罗湖等区域已经开始5G规模建设,同时还联合了华为在宝安塘头派出所做了全球第一个端到端的5G智慧应用。据悉,“5G派出所”可以运用5G网络实现摩托车巡航、无人机巡逻、可视化应急指挥等智慧警务应用。

  移动方面,近日举办的“5G产业发展深圳行”全媒体集中采访座谈会上,深圳移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如期开通50个5G基站,同时正在开展今年第一批2000个5G基站建设工作。现在已在福田CBD北部区域形成5G连续覆盖。

  中国联通则在深圳设立5G创新中心,与腾讯、比亚迪等各行业龙头企业签订5G创新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从基建和应用场景两方面来看。首先,目前深圳并未公布今年基站的建设量,不过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19年一季度新闻通气会上的内容,工信厅计划 2019年先行在广州、深圳建设1万座5G基站,年内力争率先实现广州、深圳5G试商用。

  根据赛迪咨询的预计,在未来5年,中国将至少建设1140万个5G基站。可见,现在试点城市的建设才刚起步,上万个也只是很小的数目。

  4月25日,一位运营商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没有商用前,5G网络都算实验网,但实验网也是现网,这不代表不好用,只是未正式商用前可能会有问题出现,可以进行调整。”

  基于湾区的两大优势

  在贾兴东看来,目前深圳5G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国内甚至全球前列。比如,深圳的终端产业化走在前列,终端芯片预计今年会推出;深圳也在全球行业标准上走在前列,华为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自主研发芯片。

  除了深圳本地科技公司的支持外,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深圳有望成为5G之王。粤港澳大湾区是产业城市群的概念,城市间有产业梯度,从湾区的视角来看,深圳属于5G技术输出的产业地位。

  如果单说手机,上海可能是更大的消费场,因为上海国际业务更多、消费更高端,手机通信消费也高。但现在湾区的制造业也将消费5G,城市周边和内部有更多的工业系统在消费5G。

  比如工业4.0的应用,工厂的生产,大型机械、汽车等,都是消费5G的场景。就家电产业的制造而言,据广东省家电商会数据,2018年广东家电产品的销售额已超一万亿元大关。珠三角也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黑电、白电普遍不被关注,但从5G的角度来说,5G低延时、广联接的优势一旦应用到制造基地中,对制造业本身工业级的消费,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比来看,上海的5G消费以民用级消费为主,比如手机、火车站等,直接服务于人。深圳除了民用级之外,未来还有更多工业级应用,服务于大型装备制造。并且,深圳的消费区域更广,湾区内连接更紧密,产业链需求更强烈。

  深圳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消费密度高,5G就是率先在大城市用,密度高,成本会下降,因此人口密度也决定了市场大小。

  上海的面积是6340平方公里,上海常住人口约2415.27万。深圳1996.85平方公里,人口1274万。上海的面积是深圳的3倍多,常住人口2倍不到,就人口密度来说,深圳的5G服务密度超过上海。

 文章标题:最新消息:深圳:5G之王 技术输出,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