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万亿风口徐徐拉开:资本布局5G金融 隐私保护是挑战

  5G时代正在到来!

  据美国电信运营商AT&T称,美国的12个城市已于2018年12月试点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商用的第一阶段已经打响。

  除了美国之外,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各国等都在积极布局5G,其中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已进入“5G”时间,已分别在各城市进行试点。而中国5G推进组于2018年9月启动的第三阶段测试也已接近尾声,预计在2019年进行5G试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众所周知,4G造就了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时代,但在带宽与时延的限制下,仅实现了一些初级的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而在5G时代,将有望进入一个真正的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制造都将成为现实,智能金融也将由初步的概念与形态逐渐水到渠成。

  在给人类社会与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期许背后,是巨额的资本投入与投资机遇。

  万亿风口

  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预计,到2025年,全球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其中,中国5G用户总量4.54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中预测,到2030年,5G有望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就业机会800万个。

  可见5G规划将是中长周期的生产力持续释放。

  5G建设的重头戏首先是基站。据业内人士指出,5G通讯的特点是大容量、低功耗和大连接,故基站的建设成本比4G基站成本高很多,或至4G基站的3-4倍。

  这意味着5G建设仅在基础基站投入中就达天量。

  中信建投研报预测指出,2019年中国的5G宏站建成量是5万站,资本支出约1200亿;2020年达40万站,资本支出约2500亿;2021年达80万站,资本支出约3200亿;2022年达100万站,资本支出约2800亿。按照该测算,未来3-4年其基站投资额已近万亿。

  此外,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运营商对5G投资的预算及规划看,大致投资项目分类为:网络规划、无线主设备、传输设备、核心网设备、小基站、光纤光缆、工程建设与服务等,也意味着需要更大规模的投资。在某运营商发布的投资报告上,其预算投入达1.4万亿。

  5G的万亿风口已是全产业链共同关注的巨大蛋糕。

  金融与5G

  近期,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行业也开始在5G相关领域落地,多家5G网点的落地令市场关注金融将在5G时代扮演怎样的角色。

  微众银行金融科技研究员李思琪撰文指出,回望3G、4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不直接对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一直为其他技术提供支持。

  具体来看,3G时代,智能手机逐渐普及,金融服务的移动化拉开序幕;4G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得益于基础网络速度的提升得到推广普及,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了互联网金融,金融的服务方式和触达渠道得到创新,金融服务的丰富化和便捷化随之实现,移动支付、手机银行、互联网保险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李思琪推测,5G的出现可能并不像人工智能等技术一样可直接运用于金融领域,而是在辅助各新兴技术的落地、优化现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实现金融场景的再造,为金融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获悉,未来金融与5G的结合主要从两方面有所体现,一为对现有金融服务体验的升级,二为在万物互联场景下金融新业态的产生。

  李思琪表示,5G时代网络延迟将缩小至毫秒级,加之边缘计算的应用,现有金融服务流程间的网络卡顿将不会再被用户感知,移动端的金融服务,速度和质量都将超乎用户想象。因此,银行网点的革新,云化VR/AR突破设备与网速限制实现支付体验的升级,以及沉浸式财商教育的普及推广等都将有所落地,对现有金融业务进行体验的全方位升级。

  此外,万物互联的5G时代将有可能解决传统金融风控、信息获取等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但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可通过海量、多态、相互关联的物品数据识别企业或个人的自然属性,追踪他们的行为特征,不再局限于政府机构的在档数据和用户的智能设备。虚拟经济得以和实体场景相连接,从而发展出维度更广、可信度更高金融信用评级体系。

  对客户而言,随着物联网的高度应用和物联终端的普及,大量物品特征将会数字化,用户可更全面地借助互联设备管理自己拥有的实体资产,诸如基于物品传感器的财产保险、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身保险等险种也将更普及。

 文章标题:最新消息:万亿风口徐徐拉开:资本布局5G金融 隐私保护是挑战,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2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