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家电订单排到明年6月!“爆单”难掩红海竞争隐忧

  近期突然火热的小家电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国内小家电行业企业注册量出现井喷,每个月的新增企业注册数量均超过1.5万家。大量新入局者的背后,火热的“爆单”还能否持续?

  今年的增长并非常态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采访佛山多家小家电企业时注意到,大部分企业都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行业淡旺季有所对调。原本的淡季出货量井喷,但到了往年9、10月份的传统旺季,行情反而有所冷却。

  小熊电器董秘刘奎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疫情影响逐步消退,社会秩序回归比较正常的状态。“从品类销售来看,部分上半年爆发性品类的销售收入增速环比有所回落,或者说回归到比较正常的状态。但同时,上半年在疫情中表现并不突出的品类,环比增速出现回升,能看到恢复性增长。”

  “今年是属于异常的一年,公司明年的业绩增长会有一些压力,维持今年的增长有较大难度,明年的增速会回归到较为正常的节奏。”刘奎说,公司明年的思路更多的是在新品类的开发、新渠道拓展,以及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提升。“公司也希望明年能保持除今年以外,前几年的增长节奏,不希望被疫情打乱企业发展的节奏和规律。”

  刚刚上市的小家电企业北鼎股份在接受调研时也表示,疫情对小家电的整体利好能否持续很难判断,但对北鼎的利好影响有限。

  家博士电器外贸负责人徐莉也认为,今年部分外销订单增长有疫情这个特殊背景的影响,明后年可能会回归正常。但由于小家电的品类非常多,推陈出新的节奏很快,明年也许还会有新的产品成为爆款。

  不断“推陈出新”

  事实上,在本次疫情之前,小家电行业已经展现出勃勃生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2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为1673亿元,到2019年这个数据达4015亿元,短短7年时间市场规模翻了两倍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3%。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将超6400亿元。

  而今年的新冠疫情,也无意间成为小家电市场的助推力量。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部分小家电也顺势打开了陌生的市场。

  “以我们所在的环境健康小家电为例,往年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这些消费力比较强的国家,但是今年疫情发生,一些欠发达国家也产生了这方面的需求。过去这一部分市场需求不大,但疫情加速了消费者对空气净化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自然而然产生需求,我们也节约了很多教育成本。”诺比克创始人陈新表示,今年公司主要的外贸市场已由原先的发达国家拓展到覆盖全球。

  内销方面,前段时间一则扫地机器人“出走”的“寻机启事”引爆网络,融易新媒体,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小家电在国内市场的热度。今年“双11”系列活动首日(11月1日),天猫平台销售的华为、美的、海尔等品牌都在活动启动1分钟以内成交突破1亿元,共计1142个小家电品牌成交额创下1000%的同比增幅,其中科沃斯及旗下小家电品牌添可成交额破亿,同比大增3000%。

  对照发达国家家电消费的变迁史,我国民众这几年家电消费习惯也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是从功能消费转向品质消费,另一方面是从刚需大家电转向非必需的品质小家电。在消费人群上,80、9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大大推动了生活小家电产品的发展。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空调、冰箱等大家电相比,小家电是一条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的增量赛道。“比如最近比较火的面包机、咖啡机、空气炸锅,在十几年前还没有这些产品。可以说,小家电每过三五年都会出现一批新型产品,而大家电的品种就那么几样,常年不变。这说明,小家电市场是一个持续扩容的市场,企业机会更多一些。”

  在业内摸爬滚打近十年的陈新同样有此感受:“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小家电产品更新的速度也很快,导致小家电行业不断出现新品类。相比大家电,小家电的创新可以从无到有,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需求就能创造出一系列产品。”

  仍有多项制约因素

  订单火热、发展势头良好,并不代表小家电行业背后没有隐忧。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此行采访了解到,人才匮乏、集装箱缺口等,成为当下制约部分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章标题:有小家电订单排到明年6月!“爆单”难掩红海竞争隐忧

内容摘要:近期突然火热的小家电行业,引发了广泛关注。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国内小家电行业企业注册量出现井喷,每个月的新增企业注册数量均超过1.5万家。大量新入局者的背后,火热的爆单还能否持续? 今年的增长并非常态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采访佛山多家小家电企业时注意到,大部分企业都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行业淡旺季有所对调。原本的淡季出货量井喷,但到了往年9、10月份的传统旺季,行情反而有所冷却。 小熊电器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tech/digi/199698.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