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能否实现苹果与戴森的未竟理想 ?

  “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五年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对富士康不屑一顾。当时特斯拉的汽车工程主管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也表示,“富士康依靠大量人力迅速实现规模经济,这种工作模式与特斯拉大不相同。”

  如今,曾被马斯克轻视的富士康与多家车企顺利联姻,出行帝国不断扩大,甚至,将有可能进军造车领域。

  近日,裕隆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未来裕隆在大陆“将与富士康携手共创电动汽车市场”。今年1月20日,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证实,正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组建合资企业,生产电动汽车并涉足车联网业务,双方将重点开拓中国市场。

  汽车行业一向门槛高,苹果、戴森、格力等跨界玩家造车遇挫后,富士康能创造奇迹吗?

  “代工巨头”进军汽车圈

  富士康踏足造车领域甚至比苹果还要早一些。早在2005年,富士康的身影便出现在汽车行业。

  彼时,鸿海集团以3.7亿元收购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后者是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制造商之一,主要从事电瓶线、影音传输线等汽车线束制造,也生产倒车雷达、电动座椅记忆控制器等车用电子产品,客户包括福特、大众、上汽通用、马自达等汽车公司。

  靠制造零部件入局汽车行业的富士康,不断拓宽业务范围。除汽车电子外,富士康早早瞄准了锂电池。富士康旗下有一家名为锂科科技的公司,专攻锂电池的开发与生产,包括锂电池正极材料、P-DVD电池组等。2014年3月,富士康携手北汽集团共同投资开发和生产新一代动力电池系统。2017年,富士康以10亿元入股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

  在此期间,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与马斯克会面,随后成功挤进特斯拉朋友圈,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特斯拉车辆有106个零部件来自富士康。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小有成就”之后,富士康又向整车制造进军。2015年,富士康携手腾讯控股、和谐汽车,三方以3:3:4的股权结构共出资10亿元注册成立和谐富腾公司。三方分工明确,富士康负责汽车的生产制造,腾讯定位为“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和谐汽车负责销售与售后体系的建立,和谐富腾还孵化了电动车初创公司FMC。

  不仅如此,富士康还踩着风口,落子共享出行领域。2016年9月,富士康宣布对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2017年1月,富士康成为摩拜单车的战略投资者,富士康在其海内外的数十家工厂为摩拜开辟单车生产线,预计年产能为560万辆。

  为何富士康对汽车制造如此执着?

  富士康代工厂在手机产业链处于中低端位置,苹果拿走了大部分利润,留给富士康的只有2%-5%。

  并且苹果是富士康的重要客户,富士康有70%的订单来源于苹果,这使得富士康严重依赖于苹果。近年来,小米、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崛起,苹果颓势渐显。受苹果业绩下滑影响,官方发布的财报显示,2016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营收同比下滑2.81%至1363.8亿美元,这是其自1991年上市来首次下滑。

  因此,为摆脱对苹果的过度依赖,富士康亟需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2019年,富士康新上任的董事长刘扬伟为富士康规划了新的蓝图:“电动汽车、数字医疗、机器人是富士康三大目标。公司严重依赖代工电子制造,这三个关键领域将成为未来的增长动力” 。

  初涉汽车行业带来的营收十分可观。据未来汽车日报测算,以宁德时代7月21日收盘价207元计算,相比3年前,富士康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为其净赚了5.86亿元。而在与FCA的合作中,据鸿海精密预计,与FCA新建的合资公司未来将占据鸿海整体销售额的10%,如果顺利,汽车业务每年或将给鸿海带来1060亿元的营收。

  于是,眼看着恒大、宝能、苹果和戴森等“跨界选手”在汽车领域跑马圈地,富士康当然不想错过这块诱人的蛋糕。

  造车的底气

  不过,造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烧钱的项目。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感叹,200亿对于造车来说,只是一个入门门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甚至认为,200亿根本不够花。

  自成立以来,蔚来公开融资11次,融资总额高达371.4亿元,但仍然面临资金吃紧的状况。2019年9月,在蔚来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承认蔚来在4年间亏掉了220亿元。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天际汽车身上,自2017年10月以来,天际汽车公开融资共4次,累计融资逾60亿元,但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近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天际汽车资金链绷紧,已经拖欠合作方费用3000万元。

 文章标题:富士康能否实现苹果与戴森的未竟理想 ?,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4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