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企业家叶中平:电扇是顺德“家电王国”第一块拼图

  从最初的研究后仿造,到如今通过自主创新与世界领先水平看齐,“顺德制造”在最近40多年时间长河里,付出了巨大努力。今天当我们回首过往,会被先辈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被“顺德制造”优良品质所折服。

  但是因为时间、人物等关系,很多几十年前让顺德人为之骄傲的实物、纪念品已经很难再寻觅到,经过南方日报等各方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批珍贵实物,交由顺德工业发展馆呈现。

  “南方+”记者带您了解这些实物拥有者,了解这些捐赠(借阅)物品背后的故事,融易新媒体,敬请垂注。

  因为担任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缘故,加上家庭环境影响,叶中平对制造业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在他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初期的顺德,正是凭借试制电风扇,打开构建“家电王国”的大门。

  而他此次借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产的鸿运电风扇作为展品,希望更多顺德人,由此了解那段艰苦奋斗但是又值得骄傲的岁月。

  电扇成“顺德制造”首个拳头产品

  现在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作为顺德中心城区组成部分,已被视为顺德展示高质量发展成果先行区域,但是在改革开放前,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状态不同。

  “1949年到1977年,顺德的工业发展很慢,这段时间顺德有一个代表性企业,即大良炮竹厂,当时大良有4万人,其中炮竹厂养活了1万人。”叶中平表示,当年容奇的居民很羡慕大良居民有稳定工作。

  1979年1月,顺德桂洲柴油机配件厂的喜讯开始改变两地经济发展状态,随着该厂成功试制了一台吊式电风扇,中国“工业大镇”在德胜河南岸崛起。

  客观来看,当年顺德电风扇生产企业有尝试,但与工业基础较好的上海等地相比,差距明显。

  “我们家现在还保存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生产的‘上海牌’电风扇,是我父亲出差上海时买的。”叶中平介绍称,这台绿色转页小风扇,底座用个小铁板做支撑,很简陋,但是质量很可靠,相比较而言,当年顺德产品与它有差距。

今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企业家叶中平:电扇是顺德“家电王国”第一块拼图

  1983年,中国启动第一次大规模的家用电器产销调查和预测,引发了家电产业变革,全国电风扇生产企业都想赚第一桶金。

  位于容奇的裕华风扇厂找到了新办法,当时裕华风扇厂厂长区鉴泉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款新型的电风扇,它大量使用了塑料材质替代金属。区鉴泉马上托亲戚从香港买到两台,进行拆解,最终裕华风扇厂顶着压力将这种全新的风扇产品量产。

  这种适合放在卧室、床上使用的风扇让区鉴泉获得了成功,1985年,裕华风扇厂和另一家顺德企业桂洲风扇厂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广东产值最高的乡镇企业,区鉴泉本人还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

  1985年南方日报对顺德电风扇企业进行了这样的报道,“当地风扇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创名牌优质产品放在了首位,风扇质量普遍获得提高,畅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区,并出口加拿大、英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

  也就在这一年,顺德电风扇厂达14家,年生产能力881万台,产量占全国的20.6%,成为国内最大的风扇生产基地,电风扇名副其实的成为“顺德制造”首个拳头产品。

  从电扇起步

  顺德扩充家电产业内涵

  “通过生产电风扇,顺德人打开了视野,为今后扩充家电产业内容积累了一定经验。”叶中平介绍,此次他借出一台电饭锅供展览,而这台名为“三角牌”的电饭锅,由广州一家企业生产。“虽然现在顺德生产的电饭锅走遍全球,但是当年还是靠帮其他公司做OEM代工,积累经验后,再自行研发形成了现在的生产规模。”

  谈到顺德实体经济发展脉络,叶中平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顺德经济有两条明显脉络,一条是龙江的家具产业,另一条就是以容桂为代表的家电产业。“正是因为有了电风扇作为探路者,1986年后,电饭锅、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大致按时间顺序,逐渐加入顺德家电王国版图。”

  至于后来出现的咖啡机、电水壶等家电产品,叶中平认为,正是因为电饭锅、冰箱、空调等家庭必备的电器逐渐普及,让消费者有了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商家才开发这类享受型的家电产品。

今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企业家叶中平:电扇是顺德“家电王国”第一块拼图

 文章标题:今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企业家叶中平:电扇是顺德“家电王国”第一块拼图,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1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