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头条资讯:疫情下的中国家电市场:青岛企业“自救”指南(2)

  外界也将合肥培育产业集群的方式称为“合肥模式”,即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的全过程把控。

  众所周知,家电企业需要一大批为其配套零部件的企业,合肥的家电产业发展也在产业配套建设的基础上构筑起完善的产业集群,并进一步通过产业集群“筑巢”引来块头更大实力更强的“金凤凰”。

  简而言之,合肥的家电产业发展就是通过引进大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进而打造产业聚集高地的形式,实现区域家电产业的协同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发展。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08年,在合肥打造家电制造基地的第一年,城市GDP只有1664.8亿元,彼时青岛GDP为4436.2亿元;到了2019年,合肥GDP已经达到9409.40亿元,增幅达到565.20%,此时青岛GDP为11741.31亿元。用了11年的时间,合肥GDP成功逼近万亿,逼近青岛。

  很难说合肥的崛起之路,对于同样是制造业大市的青岛来说,没有借鉴作用。不管是曾经的“五朵金花”还是当下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海尔、海信与澳柯玛等本土家电企业始终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2020年青岛市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的第9项中,就明确指出“支持海尔、海信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这也是在山东16地市公布的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中,罕见地出现了具体企业的名字。

  眼下青岛已经为本土家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此为外部推动。接下来,这四家扎根本土的家电企业,又该如何“自救”呢?

  青岛家电企业如何自救?

  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这只“黑天鹅”在为家电行业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借此将家电行业带入一个新的周期。

  当前,中国家电行业正在进入存量市场时代,存量时代的最显著特点是缺乏增量空间。疫情之下,存量时代的弊端被无限放大。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冰箱、空调、洗衣机、冷柜四大类白电遇到线上、线下销售萎缩。白电市场销售规模整体零售额降幅在45%左右。

  与白电相对的是市场表现一直萎靡不振的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销量规模共计995万台,同比下降20.1%;零售额规模238亿元,同比下降33.9%。

最新头条资讯:疫情下的中国家电市场:青岛企业“自救”指南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家电企业纷纷开启“自救”模式。

  首当其冲的便是从冷清的线下市场,转战电商、直播等线上渠道。自春节过后,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青岛本土制造业企业纷纷进行线上直播,邀请网红为自家产品带货,进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以海信为例,每年3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是各大品牌发布新品、展示实力的重要平台。展会取消后,海信集团于3月12日举办AWE2020线上直播,旗下各子公司老总亲自上阵介绍新品,从硬件到软件、从智慧家庭到智慧社区,展示了海信全场景智慧生态。

  目前看来,传统家电企业借助线上手段的“推陈出新”,实现与渠道商的“抱团取暖”,进而达到激发市场活力的效果。

  第二点便是从传统家电领域向智能家居领域转型。在物联网、AI、5G等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家电产业智能化的新风口已然到来。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慧家庭市场规模正以每年20%-30%速度增长。

  疫情之下,人们会更加注意到智能家居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其无接触式的交互方式,更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因此智能家居显然会成为家电企业将要继续探索的一片新“蓝海”。

  2019年,海尔集团将旗下的上市平台之一“青岛海尔”变更为“海尔智家”,更名后的海尔智家,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他们已从单纯的家电制造企业升级为面向整个物联网的“平台型”企业。2019年,海尔智家也交出了营收、净利双增的成绩单。

  第三点便是向潜力巨大的医疗领域进军,而这一点实际上与发展智能家居相辅相成。

 文章标题:最新头条资讯:疫情下的中国家电市场:青岛企业“自救”指南(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0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