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头条:再问美团:外卖行业究竟向何处去?(2)

  举个例子,一个人在美团点了外卖觉得不好吃,他会怪美团吗?他没有理由怪美团,因为美团的职责,是保证商家合法合规、同时餐食准时送到。至于不好吃,那是餐厅的责任。而美团的核心义务,是高效的帮助商家履约。但是淘宝天猫的物流并非如此,因为中国几大快递公司的存在,使得市场上存在着一个成熟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和网络。

  因此,包邮一说并不能为美团涨佣金开脱。正如广东餐饮协会所说,外卖不管是主营业务还是增收途径,只要占用了门店资源,就应该分摊门店租金、人工、水电等成本,不能只计算产品成本而错误地认为外卖业务有高利润空间,从而任人宰割。

  从商业逻辑上看,为什么外卖行业能够成为O2O行业演变至今最大最成熟的行业?产品相对简单可以标准化(和超市到家对比),单人履约效率较高。从平台的角度看,商家有两大刚性成本,房租(包括装修)和人力成本,商家已经自行承担了房租部分,平台只负担人力成本,所以才有美团这样外送到家模式的可能性。

  所以,广东餐饮协会才会在说明中指出,外卖的业态,是社会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全体餐饮企业抗疫自救的必然措施,也是消费者消费习惯变革的一个趋势,而不是某个救世主突然降临、施舍给餐饮行业的。

  但是这次舆论风波使得行业有个共识,即佣金达到20%已经超过行业所能承受的生死线,何况还有26%以上的高点。这说明,外卖行业的商业模型在新的形势下,或需要继续进化。

  竞争与业务的边界

  此外,广东餐饮协会在声明中还指出,美团对于广大商家关心的二选一问题没有明确回复。而现在的态势是,美团在此问题上的含糊,或许面对的已经不仅仅是舆论的拷问,还有法律的拷问。根据媒体报道,3月10日,外卖行业首例针对“逼独行为”的诉讼案件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青岛的美团商户选择与美团外卖对簿公堂。

  其实,如前所述,外卖行业的本质是帮助商户高效的履约订单,它核心的服务对象其实是商家,只是顺便服务了消费者。那么这个行业的门槛究竟高不高?目前美团最大的门槛究竟是什么?恐怕还是规模。这个规模包括商户的数量,和骑手的数量。现在美团的挑战在于,随着新零售的发展,本地生活服务概念的呼之欲出,本地生活服务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细分行业,一场无边界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仅仅靠规模,已经无法固守国土。

  除了饿了么,很多有物流配送能力的商家都在开始悄悄蚕食本地O2O的市场,比如顺丰,比如京东到家。现在去小区丰巢快递柜取件,柜体上最显眼的就是顺丰同城的广告。区别只是大家切入的方式不同,有的是从超市到家切入,借新零售之势希望从更高维度来包围餐饮外卖市场;有的是从相对低频的急送领域切入,先磨合团队和系统,等待机会。

  群雄环伺之下,不得不说美团也不容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对手抓住机会。而O2O的公司属性也使得其实美团对于餐饮业的介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美团外卖与餐饮业的距离,就是顺丰快递与电商业的距离。

  但是另一方面,当美团在声明里说,我要帮助300万商家活下去时,笔者也确实替美团感到无力。比如,一家夫妻档的火锅店如果旁边开了一家海底捞,这家火锅店究竟如何错位竞争活下去,这不是美团的责任,是店主要思考的。打个比方,美团就好比是个家教,家教乱收费是该打,但是不能因为家教的问题,学生就不认真做作业。特别是对于强调客单价的正餐中餐来说,外卖绝对不是救世主。

  从公司自身角度看,其实美团还有一条出路,就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收入来源,进一步降低佣金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曾有投资人认为,根据电商的经验,美团已然有了这么大的流量池,广告营销的收入仍旧有潜力可挖。

  而对于整个中国餐饮业而言,外卖绝非是对抗疫情的华山一条路。餐饮业和零售业一样,是个辛苦、勤劳、微利的行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帮你优化某些环节,但是从来不会替你去流汗弯腰。最近,笔者发现有些小餐馆都在堂食用户是“稀有动物”的情况下,抱着抓住一个是一个的心态,逐一说服来堂食的顾客加入微信群,商家自己在群里发优惠信息打折。这种看上去土得不能再土的努力,或许反而是希望所在。

 文章标题:国内新闻头条:再问美团:外卖行业究竟向何处去?(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10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