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合年轻人订婚成功后,媒婆会收到“谢礼”,至少2000元起步,多的在4000~6000元。“谢礼”并不会因为媒婆人数增多而减少,男方家里与第一个媒婆最初约定的费用,会同样给到陆续加入的每个媒婆手里。
“这就导致媒婆形成了‘利益联盟’,‘我有好事叫上你,你有活儿也别忘了我’。”余江区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
这位村干部说,媒婆为了让女孩不好推脱,一般会拉上女方的亲戚成为媒婆中的一员,组团前去说亲;为增加成功率,媒婆在介绍时会隐藏双方的不利条件、美化实际情况,这为以后的婚姻也埋下了隐患。
许俊家最初只托了一对“姐妹媒婆”。后来这对媒婆又“发展了”叶苗的一位亲戚……最终一共5个媒婆促成这桩婚事,每个媒婆拿到了2000元的“谢礼”。
在相亲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媒婆透露过许家借贷相亲的情况。在“女方市场”下,男方家里有苦说不出,只能客客气气送烟送钱。
如今,一些媒婆俨然成为当地农村的“新贵阶层”——每次出马收益均以数千元计,托媒的家庭送来的好烟成摞,“有个媒婆在(鹰潭)市里买了两套房子。”
另一个相关群体是村里游荡的年轻人。
“我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娶个人供她吃穿?把这几十万直接给我,够我活大半辈子了。”一位村干部学着当地年轻人的口吻告诉记者,“一些家庭条件不好、娶不上媳妇的年轻人‘破罐子破摔’,但你不能说他说的没有道理,这些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年05月31日 08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耿学清文并摄
尽管这样的年轻人为数不多,但正在侵蚀着农村的活力。
余江区一位承包果园的村民告诉记者,他曾经看到村里几个单身年轻人蹓蹓跶跶无所事事,就雇他们帮忙修剪果树、采摘水果,“他们明明可以干好却不好好干,偏要混日子”。
另一位村民家中有两个儿子,这并不代表“多子多福”,反而比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更难娶到媳妇——两个儿子意味着父母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女方家里也深知这一点。“老大到了30岁花了50多万才娶上媳妇”。
花了钱,婚姻的稳定也没能得到保证。婚后这家老大去了外地打工,3年未归,女孩则回了娘家,婚姻事实上已经破裂,几十万元彩礼的退还也在谈判中。
这直接导致了这家老二“看破红尘”。不相亲也不去工作,他跟着村里其他年轻人上网、打麻将,去市里“混”,回到家和父母吵架,家庭关系濒临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