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马尔代夫度假, 五天后从耳朵里取出一只虫

  6月27日下午4时,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接待了一位年轻女患者。患者满脸焦虑,自诉在马尔代夫时,感觉有虫子爬进了耳朵,当地医疗机构的条件无法给予适合的处理,无奈之下,苦等五天后,她在回国的当天连忙赶至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寻求帮助。

  耳鼻咽喉科史雅文医生接诊了患者,在耳鼻咽喉科耳内镜下,这只虫子无法藏匿,原来是一只来自马尔代夫的小蟑螂。

  史医生介绍,患者在耳朵感到进虫之后当即寻找医生帮助,在当地医生帮助无果的情况下,患者自行搜索了一些资料,用食用油滴在耳朵里,又用了温水冲洗,可还是没有见效。像这位患者采取的这种处理方法适合小的蚊虫,对于蟑螂等体形比较大的昆虫就不太管用。幸好蟑螂在耳内已经死亡,患者鼓膜没有受损。

  在耳内镜、异物钳的辅助下,史医生很快就将这只潜藏在耳朵里的“偷渡客”清理了出来。

小姐姐马尔代夫度假, 五天后从耳朵里取出一只虫

  进入夏季,昆虫较多,甚至半夜睡觉时,常有虫子突然钻入耳朵。耳鼻咽喉科医生提醒大家:耳朵进虫千万不要慌张,切忌不要试图以硬物(发夹、棉签、火柴棒等)自行掏挖外耳道,这样很容易将外耳道捅伤,甚至鼓膜捅破。

  医生建议,耳朵进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耳朵拥有天然的防御屏障。耳内耵聍味苦,部分昆虫在尝到耵聍的味道之后会自行退出外耳道。发现耳道进虫之后,可以尝试结合“光诱法” (部分昆虫例如飞蛾、蚊子有趋光性,用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口,引诱虫子自行爬出)、“烟熏法” (烟雾刺激外耳道、熏出虫子)等手段,令虫子自行爬出。

  2、若引诱失败,首先要区分是什么样的昆虫进入耳道。对于蚊虫等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缓慢、本身不引起严重损伤的昆虫例如蚂蚁, 以用食用油等液体滴入外耳道,粘住虫子不让它乱动破坏鼓膜,时间久后使其憋死或淹溺,然后可用温水缓慢冲洗耳道排出。

  3、对于甲虫类较大的昆虫则不适用此类方法。例如蟑螂畏光,如若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可能使其钻的更深,届时引起鼓膜穿孔,更甚至损伤听小骨影响到听力,且由于体积较大,浸泡很难将其杀死,但可将其“稳住”,配合适当的遮挡光线和声音,避免其在外耳道里过多的活动或挣扎,随后尽快前往就近医院,由专业耳鼻咽喉科医生处理。

  来源|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杨彦 通讯员 翟杰 袁静 宫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