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马凯今年69岁,在北京生活了50年。从他的太姥姥到他的孙辈,一家六代人在中国生活了一个世纪,见证了新中国的辉煌发展历程,也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作出极大贡献。2004年,柯马凯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所设立的最高奖项。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我叫柯马凯,我1951年出生在中国北京。我父亲是英国人,1938年来的中国。我母亲是加拿大人,她就生在中国的成都。要说起我家和中国的因缘,那可就远了,已经好几代人了。
一口地道“京腔”、一双老北京布鞋、自称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与寻常工作、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不同,柯马凯家族从一百年前,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之前我姥爷先来的中国,那是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在成都一所大学里头当教育系主任。我姥姥也学的是教育,她还在成都帮着办了个幼儿园和一个小学。
柯马凯说,在中国经受苦难战乱的年代,他的祖辈父辈选择来到中国,留在中国,不是为了发财享福,而是为了理想与追求。
柯马凯的父母都是共产主义战士。上世纪40年代,二人应中国共产党之邀,深入华北解放区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出版的人类学著作享誉海外。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协助创建中央外事学校,也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成为新中国英语教学事业的拓荒者,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2019年9月,柯马凯104岁的母亲伊莎白获得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以表彰她为中国教育事业和中外友好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
受到家庭熏陶,柯马凯从英国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教了八年中文,1978年回到北外任教。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到北京工作生活,而当时的北京,缺乏相应的国际学校来解决外籍孩子的教育问题。1994年,柯马凯与朋友一起,开办了北京京西学校,这也是北京最早的国际学校之一。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我办学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其实都是同一种思想,就是觉得我们不要生搬硬套地把西方某一种学校的办学模式端到中国来。我们要办一个有特色的国际学校,又能和西方的学校接轨,但是同时又能叫他们领会到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无论他来华一两年也好,还是待上十年八年也好,我希望他们终生都会留恋这一段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跟中国交上朋友,跟中国人民交上朋友。
带着这些理念,柯马凯用心经营发展国际学校。从最初只有一个小学部,到如今涵盖幼儿园到高中全年龄层,建校20多年来,共接收了将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校的校徽,是柯马凯亲自设计、亲笔书写:传统的印章、简化的篆字,角落五颜六色的碎片,代表文化的多样、开放与包容。这也是柯马凯自己经历的缩影。他说,儿时接触到的中华文化,让他懂得了和谐与包容。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中国是个广阔的天地,主席的话就说,可以大有作为。我挺想办事的,我觉得在中国就有点施得开的那种感觉,想办事还真的能办成。比如说中国在抗疫工作上做得是非常非常成功,我觉得这主要得助于中国的社会体制,一个就是合作,不是对着干,更多强调的是大家伙儿的利益和大家伙儿的权利,以国为家,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所以都有那种意识。
在柯马凯看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成为中国发展腾飞的密码。如今,中国致力于对外开放,共享发展成果,有助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文章标题:【我的中国故事丨柯马凯:红旗下长大 扎根中国搞教育】 内容摘要:柯马凯今年69岁,在北京生活了50年。从他的太姥姥到他的孙辈,一家六代人在中国生活了一个世纪,见证了新中国的辉煌发展历程,也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作出极大贡献。2004年,柯马凯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所设立的最高奖项。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 我叫柯马凯,我1951年出生在中国北京。我父亲是英国人,1938年来的中国。我母亲是加拿大人,她就生在中国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shehui/18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