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马拉港入口。 翟李强 摄
中新网北海4月28日电 题:广西“愚公”40年填石筑港 一人一牛一铁杵打造海边“长城”
作者 杨强 翟李强 陈沿佑
傍晚时分,潮汐来临,海水慢慢灌入广西北海市涠洲岛北岸的一条狭长的“沟渠”,出海的小渔船陆续归来,顺着水流进入这条“沟渠”内栖身。这条毫不起眼的“沟渠”叫马拉港,是岛民陈光权40余年来仅凭一个人、一头牛和一根铁杵,用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垒砌而成。这个66岁的渔民后代用40年的坚持,演绎了一段现代版的“愚公”传奇。
在马拉港栖息的渔船。 翟李强 摄
渔民后代的异想天开:我要造一个“避风港”
从广西北海市乘坐游轮,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涠洲岛。陈光权家就住岛上的公局村。陈家祖辈以海为生。兄弟姐妹5人,陈光权排行老三,当地年轻一辈称他为三叔。
涠洲岛每年都要遭受多个台风袭击,陈光权所在的渔村位于小岛的北部,更是首当其冲。自小以来就目睹过无数次台风来袭后家园的一片狼藉,更曾听闻因为没有避风港,许多渔民在台风中船毁人亡。身为渔民后代,陈光权萌生了给父亲和其他渔民建设一个避风港的念头。
“我想建造一个避风港。”40年前的一天,当年轻的陈光权跟父亲郑重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他的父亲沉默不言,但妻子却哭红了眼睛。
马拉港,渔民在渔船上修补渔网。 翟李强 摄
陈光权的这个想法,被外人视为“异想天开”,更有甚者说他“已经傻了”。只有父亲默默地支持了他。
一个人,一头牛,一根铁杵,陈光权以一己之力开始了打造海边“长城”的艰辛历程。搬石,拉沙,打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光权一干就是40年。
“涠洲岛有800多艘渔船(艇)。当时陈光权所在的北岸一带还没有一个避风港。他建造的马拉港是涠洲岛北岸第一个避风港,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涠洲岛北岸唯一的一个避风港。”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维嘉告诉记者说。
66岁的陈光权在维修马拉港。 翟李强 摄
台风和压不垮的信念
马拉港长约400米,最宽的地方有数十米,港池边是葱翠的马尾松林,海水灌入后如一条“S”型的蓝色飘带镶嵌于林间。
陈光权已记不清为了修筑这个港湾,他搬运和堆砌了多少块石头。但他仍然清晰地记得,有一块重逾1吨的巨石,他们全家老少七口人一起上都搬不动。最后是在两名军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垒砌到港堤上。“那是我唯一一次请外人来帮忙。”陈光权说。
66岁的陈光权在维修马拉港。 杨强 摄
为了建造避风港,陈光权带着妻儿把家安在马拉港边上。在一次台风中,他们一家居住的房屋遭到毁灭性破坏。
陈光权回忆说:“当时,猛烈的台风把我们的房子掀翻,海水淹进屋里。我忙着照料渔船,老婆守在家旁边。我们家仅有的一点钱放在窗台上。我交代老婆说,如果海水把窗台上的钱冲出来,你就去捡。如果没有冲出来,你千万不要进去拿。”
在马拉港弯道处一个沙丘上,陈光权向记者指认他第一次安在这里的家。那个家如今已是残垣断壁,近乎埋没于沙丘里。当时的家用物件隐藏在沙丘上的草丛中,仍然依稀可见。
那次台风过后,陈光权在港堤边上又搭建了一座房屋。此后房子虽然也屡遭台风袭击,但陈光权总是毁了再建,坏了重修,一直坚守至今。
一艘渔船从马拉港出海。 杨强 摄
迟来的赞誉:“三叔真的是个好人”
最初,陈光权使用马协助干活,后来觉得牛更好使唤,就改用黄牛。陈光权使唤黄牛干活,就像是驾驶汽车一样,“左转”“右转”“前进”“后退”操控自如,得心应手。
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陈光权对牛的感情极深。他说:“40年来,已经有20多头黄牛在跟我干活中死去。我把它们都埋葬了。现在用的这头牛,有人曾开出很高的价格要我转让,我都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