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桌尚待应对哪些挑战?——聚焦新一轮餐饮“绿色革命”(2)

“光盘行动”正成为大部分消费者的自觉行为。“现在我们吃饭是按需点餐,实在吃不完就打包,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并教育他吃饭要定量、珍惜粮食。”白领王女士希望“节约粮食、文明用餐”可以在更多餐厅推广。

除了提升全社会厉行节约的意识,不少消费者认为,减少餐饮浪费,菜品是否合口味是造成浪费与否的最大原因。食堂与餐厅应在菜品口味也质量上多下功夫。

记者注意到不少食堂和餐厅通过供给侧改革思维打造“绿色厨房”,通过菜品创新、提高食材出成率和利用率,从而减少食材浪费和厨余垃圾的产生。“以较受欢迎的鱼类菜品为例,通常将鱼身做成鱼片,鱼头做成汤,鱼尾做成红烧划水”,北京某机关食堂负责人介绍说。

在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看来,“宴会或食堂可尝试分餐制,提供冷餐、自助餐、位餐等来减少餐饮浪费行为”,按需取餐每年可节约可观数量的粮食和农副产品。

“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绿色消费氛围的营造,包括提供‘小份菜’‘半份菜’,点餐时提示适量点餐、餐后主动打包;另一方面,餐饮企业加强精细化、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管理降低损耗和存货,提高点单率相对较高的食材采购比例,减少原材料浪费”,韩明说。

“爱面子”到“重文明” 餐桌文化尚待转变

让餐桌文明深入人心,除了靠道德自觉,更需要刚性制度约束。解决餐饮浪费这一社会问题,要综合施策,让各个治理主体协调一致,形成强大合力。

文明餐桌尚待应对哪些挑战?——聚焦新一轮餐饮“绿色革命”

8月15日,在成都市一家火锅店内,店员在给顾客打包未吃完的食物。 新华社记者 董小红 摄

部分专家建议,对于消费者,要推出惩戒制度,规范餐饮行为,惩罚浪费行为;对于餐饮企业则要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刚性、长效机制。“通过立法、建立监管队伍、明确责任主体的‘组合拳’将更加有效”。

另一方面,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宣传教育依旧必不可少。以此为契机推动引导餐饮消费从‘爱面子’向“重文明’转变,从‘讲排场’向‘求健康’转变,在促进餐饮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形成更加健康科学的餐饮理念。

成升魁说,建议倡导推广体现优秀中华文化的餐饮文化,树立正确的食物消费理念,遵循科学、适度和绿色的消费方式。同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饮食文化、消费习惯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节俭适量、科学健康的现代生活观念正逐步成为指引人们生活方式的核心,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将理性适度作为消费的新风向标,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文章标题:文明餐桌尚待应对哪些挑战?——聚焦新一轮餐饮“绿色革命”(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shehui/15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