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公开(2)

针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沟通机制”的要求。朱忠军表示,促进公众理性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风险交流效率和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是开展“素养”提升工作的重要目的。在他看来,已有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风险、暴露等有关基础科学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比较低。如果公众普遍掌握了这些有助于正确判断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础科学知识,将有助于提升风险沟通的效率,有利于澄清并避免谣言传播、化解邻避效应等环境有关社会问题。

朱忠军认为,对风险、暴露等知识的掌握,是理解并采取措施防范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础。“比如说暴露,没有接触就没有伤害,受到影响的大小和暴露时间、暴露量相关。”朱忠军说,风险时时刻刻与我们相伴、谁也躲不开,只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而相对安全就是可接受的风险;风险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理解风险、如何防范风险,使之对健康的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

朱忠军建议,下一步,需要结合常见热点问题,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加强环境健康风险沟通工作,引导对风险因素的理性认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新版《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发布

在发布“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的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新版本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朱忠军表示,2013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提出环境与健康素养概念,围绕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筛选出30条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内容。

生态环境部指出,依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部署,由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公告2013年第61号)基础上,修订形成了新版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生态环境部指出,考虑历史延续和现实工作用语的变化,这次修订将“环境与健康素养”修改为“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所谓“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是指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风险防范必要知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备一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行动能力。

据陈昱介绍,《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设置了30个条目,其中,基本理念7条,强调正确认知、科学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突出预防理念和责任意识;基本知识13条,涵盖空气、水、土壤、海洋、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辐射、噪声多个方面;基本行为和技能10条,包含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相关信息获取、理解、运用及应急、监督、维权等技能。

陈昱说,这次修订时,对原环境与健康素养定义进行了调整,仍然保持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的基本构成,强调“知信行”合一。在基本知识中新增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的关注,在基本行为和技能中扩充了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内容。“但总体上,《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主要是对2013版中存在交叉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重新分类,进一步完善逻辑关系,内涵和总体框架与2013年版基本保持一致,保证了工作连续性以及素养测评结果的同质可比性。”陈昱说。

生态环境部指出,《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发布,为系统普及相关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引导公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理念,动员公众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提供了指引,也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专业机构、社会机构、大众媒体等向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科普传播的重要依据。

 文章标题:生态环境部: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公开(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shehui/15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