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品牌活动惠民生暖民心

□ 法律援助新看点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长春 周斌

“感谢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帮我们打官司讨回血汗钱,还没收一分钱代理费!”近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某公司员工钟某握着法律援助律师张凌波的手激动地说。

钟某和3名工友打工的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订单大幅减少陷入困境,拖欠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在武进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张凌波的帮助下,钟某等人顺利拿到欠薪。

常州市司法局局长张加林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今年以来,常州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化“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动,上半年组织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358件,提供法律咨询2.4万人次,受益群众近两万人,群众满意率98.5%。

法律援助惠民生、暖民心。自今年5月起,司法部在全国部署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以下简称品牌活动)。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围绕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复工复产复市、决战脱贫攻坚,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湖南省常宁市的出租车司机倍感压力。2月以来,张某等60多名出租车司机因运营惨淡、入不敷出,集体欠缴某出租车公司管理费共110万元,致使公司经营面临严重困难,甚至一定程度影响全市的交通出行。

5月初,常宁市政府指示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法协助解决此事。经常宁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易志华、陈素英、谷云3名律师承办此案。

本着“为企业谋出路,为司机谋生活”的理念,融易新媒体,承办律师采用共谋共生新思路,争取诉前调解解决。经过反复协商,公司同意减免司机3个月管理费,大多数司机与公司达成和解,剩余司机所欠的管理费也陆续到位。

“法律援助律师的有效介入,减轻了出租车司机的负担和公司的损失,达到双赢的效果。如今,公司已走出困境,全市出租车业务也回到正轨。”出租车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向法律援助律师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衡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赵穗云告诉记者,为支持企业依法规范有序复工复产,衡阳市开展了“法治战‘疫’ 法律援助在行动”活动,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打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攻坚战。

“截至目前,衡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涉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案件16件,为群众提供涉疫法律咨询88次,有效保障了衡阳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赵穗云说。

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各地通过扩充法律援助事项、开展专项活动、创新服务举措,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省明确对因疫致贫劳动者、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临时放宽法律援助申请标准,暂不将房产、住宅和汽车认定为价值较大资产。

北京市开展复工复产“助企惠民春季行动”,解答复工复产相关法律咨询6839人次,有效发挥了法律援助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服务企业的作用。

安徽省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组织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进企业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实地走访民营企业2500多家。

服务大局助推脱贫攻坚

受援人崔某因病致残、致贫,瘫痪在床多年。其妻子对崔某和孩子及老人不闻不问,不尽扶养义务,还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行动不便的崔某委托其姐姐到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广饶县法律援助中心对低保户、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开通“绿色通道”,免予审查经济困难条件,直接提供法律援助。县法律援助中心经审查认为,崔某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因崔某瘫痪在床行动不便,广饶县法律援助中心决定为其提供上门服务。7月21日上午,广饶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丁庄镇王署埠村,现场为崔某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崔某及其母亲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为行动不便的低保户、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上门法律援助服务,是法律援助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各地紧扣困难群众关切,发挥法律援助贴近一线群众的优势,通过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积极参与帮贫扶困,着力服务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文章标题:法律援助品牌活动惠民生暖民心,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shehui/15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