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肃南十九万牛羊异地借牧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有妙招

    让畜群随着季节转场,是祁连山游牧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便利和生态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甘肃肃南县越来越多的牧民把冬季牧场“转移”到了周边农区的玉米秸秆地里,以此来保护草原、发展生产。

    

    

    常建新是肃南县康乐镇德合隆村牧民,和往年一样,今年冬天他和堂弟常建明在临泽县板桥镇租赁了100多亩玉米秸秆地,赶着180多头牦牛来农区搞养殖。常建新居住的德合隆村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2015年响应国家号召,他们搬出了大山,在肃南县城定居了下来,禁牧后的常建新没有安于现状在家吃草补款,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五年间,常建新跑过运输、进过工地,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牛羊养殖,每年10月份,他都会收购牛羊、租赁牧草地,干起自己就擅长的老本行——放牧,次年3月前后出售,以此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每年都是我和常建明合伙干,去年牛价比较好,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四个月下来我们三个人每人赚了三万多将近四万元钱,收入还不错。”常建新高兴的告诉我们。

    

    在肃南县,像常建新兄弟一样离开祁连山异地借牧的牧民还有很多,据统计,2020年底肃南县共有18.7万个羊单位外出借牧,及大的减轻了天然草原承载压力。为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肃南县295户947名牧民搬离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在祁连山外当上了森林草原生态管护员、发展起了养殖、旅游等产业。在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同时,肃南县还加大了天然森林、草原的保护力度,采取养殖优势畜种、舍饲半舍饲养殖、异地借牧等有力措施,完成减畜10.18万个羊单位,切实减轻了天然草原承载压力,使牧草平均高度达到19厘米,总盖度达78.2%。肃南县还实施了投资1.26亿元的三北防护林、“一廊两带六片区”生态示范等工程,完成封山育林10.8万亩,义务植树3000亩,非天保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22.6%。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文章标题:甘肃肃南十九万牛羊异地借牧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有妙招

内容摘要:让畜群随着季节转场,是祁连山游牧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活智慧。在肃南县,像常建新兄弟一样离开祁连山异地借牧的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redian/236522.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