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作家”的情怀与担当——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采访手记
    新华社银川5月7日电 题:“拇指作家”的情怀与担当——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采访手记
    新华社记者谢建雯、靳赫
    初见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时,她穿着朴素,黑边眼镜后的双眸闪烁着智慧,谈吐间流露的“书香气”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40岁的马慧娟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人,人称“拇指作家”。虽然只有初中学历,她却在十年间按坏了13部手机,用拇指在手机上敲出了上百万字,正式出版了五本书,只为记录农村女人的酸甜苦辣和农民在黄土地上的奋斗故事。
    在马慧娟的新书《走出黑眼湾》中,她参照身边故事,写了十多个小人物从故土难离到乔迁惊喜,再到脱贫致富的曲折人生,也写了他们憨厚朴实、百折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精气神。
    黑眼湾村是马慧娟的老家,位于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2001年,她和家人搬迁至红寺堡区,这里至今已累计接收移民20多万人。马慧娟告诉记者,种地、养牛喂羊、顾家、打工几乎是移民村妇女生活的全部,但她的生活却不能没有书和手机。
    “文字于我,于我的生活,是照亮内心的一束光亮,手机则为我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她说。
    马慧娟从小就听农村妇女拉家常,她了解她们的苦与熬、忍与期,记录她们身上的坚韧和力量似乎已成为她的使命。“我不想世人一提到西海固就只想到苦难,在国家扶贫政策等支持下,西海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马慧娟说。
    书,改变了马慧娟的命运。2018年,马慧娟先后当选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和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希望将自己与书结缘的这份幸运带给更多的人,她在村里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希望更多农村妇女通过学知识活得更好。
    乡村文化需要不断进步,才能跟上乡村振兴的脚步。无论是建立读书社,还是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就“互联网时代的文盲”现象提出“二次扫盲”助力乡村振兴,还是今年计划就“健全完善农村文化体系”提出建议,乡村文化建设一直是马慧娟关注、履职的重点。
    今年,融易新媒体,她将带着新的思考走进人民大会堂。“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振兴。而农民会用、用好手机,参与、爱好乡村文化活动,都需要有专人引导。”马慧娟说。
文章标题:【社会新闻:“拇指作家”的情怀与担当】 内容摘要:题:“拇指作家”的情怀与担当——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采访手记 40岁的马慧娟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toutiao.zhidaruanpei.com/redian/11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