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政策评论 > 德胜村得胜记

德胜村得胜记

2022-10-10 17:00:30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201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这是习近平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徐海成家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017年1月24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四九严寒、踏着皑皑白雪来到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犹如浩荡春风吹进了德胜村。在...

201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这是习近平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徐海成家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2017年1月24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四九严寒、踏着皑皑白雪来到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犹如浩荡春风吹进了德胜村。在这里,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德胜村党组织团结带领全体村民,让“精准”二字落地生根,融易新媒体,将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五年时间,昔日的贫困村已经顺利实现小康,还成为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美好图景从梦想变为现实。

产业更加兴旺,好日子红红火火

5月13日,蓝天澄碧,纤云悠悠。漫步于德胜村,新民居拔地而起,柏油路整齐宽阔,一排排光伏板和马铃薯大棚成为一道风景。

走进村民徐海成家,客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幅总书记和徐海成一家人坐在一起的照片。

“这场景历历在目,就像总书记昨天刚来过我家一样。”徐海成凝视着照片,故事的幕布又一次拉开。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来到德胜村。就在徐海成的家里,总书记和基层干部群众围坐一起算脱贫账。那时,德胜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445人,徐海成家是其中之一。

回想起总书记给他一笔一笔计算着收支账,徐海成仍记忆犹新:“种植马铃薯原种3亩,亩产2000斤,一斤收入2元;一般的商品薯种了15亩,每斤是5毛钱。”

这显著的差价,指向增收的门路。“你们下一步的路子都有了,就是怎么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刻地烙印在德胜村人心中。

过去,德胜村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集体经济“一片空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指出:“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这给德胜村指明了脱贫方向。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当年,德胜村争取上级涉农资金,建成300亩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和加工园区,建设育种大棚280个。徐海成租种了6个大棚,卖出50多万粒微型薯,收入10万元。

“过去我们种的马铃薯论斤卖,现在我们种的微型薯论个儿卖,品种种对了,一个能卖三四毛钱。”徐海成说,总书记为咱筹谋致富路,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土豆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家里的收入眼见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总书记曾为徐海成一家算清了脱贫账,现如今,徐海成经常翻翻他家的“新账本”:2018年,承包微型薯和原种大棚共30多个,纯利润达到10万元,彻底翻了身。2019年,租种了28个微型薯大棚,种了30亩一代薯和10亩甜菜。这一年,家里添置了一台拖拉机和一辆越野车。2020年,承包8个微型薯大棚,种了20亩一代薯、30亩甜菜、5亩莜麦,纯收入近13万元……

地里种下“金豆豆”,地上竖起“铁杆庄稼”。村里建了1座100千瓦和1座400千瓦,两座共50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创收60万元。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中药材和苜蓿,撑起了德胜村产业发展的一片天。

路走对了,再不怕遥远。在各方面支持帮助下,德胜村走出了一条整合土地资源、利用自然资源、对接市场资源的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形成了以设施农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3个“增收法宝”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徐海成一家的命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奋斗,也改写了德胜村的历史。2020年6月底,德胜村最后1户贫困户达到了脱贫标准。“坝上穷村”,成为历史。

“托总书记的福,德胜村真的得胜了!”村民们说。

202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93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206万元,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环境更加宜居,美丽乡村入画来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数说十年|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策划:谢露莹 文字:李佳怿 谢露莹 编审:唐佳蕾 张艳玲 制图:李佳怿 中国网新闻评论部出...

2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

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

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漫步北京丰台花园,广场与草坪交...

5 从调研考察足迹读懂总书记的“幸福观”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6 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满腔热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

7 徐晓兰深入河曲县三大交通卡口督导检查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月4日,正值国庆假期,河曲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晓兰深入河曲县三大交通卡口督导检查常态...

8 五台交警开展国庆假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国庆小长假期间来临,为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

9 五台县自然资源局召开保密工作培训会

为全面落实保密工作要求,做好保密管理工作,9月20日下午,县委办周副主任带领县委保密室...

10 五台县自然资源局召开“两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

中秋、国庆“两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警示教育,严明纪律...

1 数说十年|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策划:谢露莹 文字:李佳怿 谢露莹 编审:唐佳蕾 张艳玲 制图:李佳怿 中国网新闻评论部出...

2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

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

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漫步北京丰台花园,广场与草坪交...

5 从调研考察足迹读懂总书记的“幸福观”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6 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满腔热情守护最美夕阳红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

7 徐晓兰深入河曲县三大交通卡口督导检查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月4日,正值国庆假期,河曲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晓兰深入河曲县三大交通卡口督导检查常态...

8 五台交警开展国庆假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国庆小长假期间来临,为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

9 五台县自然资源局召开保密工作培训会

为全面落实保密工作要求,做好保密管理工作,9月20日下午,县委办周副主任带领县委保密室...

10 五台县自然资源局召开“两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

中秋、国庆“两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警示教育,严明纪律...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