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政策评论 > “比亲儿子还亲”的人推销的“保健品”,把‘伟哥’当药品忽悠老年人购买

“比亲儿子还亲”的人推销的“保健品”,把‘伟哥’当药品忽悠老年人购买

2022-08-15 08:25:03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警察同志,求求你们,能不能不要抓他,他比我小孩还关心我!面对民警,80多岁的陈大伯,竟为嫌疑人求起了情。 陈大伯想不到,比亲儿子还亲的人,私底下竟把他们的微信名备注成仆人,并向他们高价推销所谓的名贵滋补品,有效成分经鉴定是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非法添加剂,百害而无一利。 7月4日,杭州钱塘警方向本报独家披露这起向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案件。警方介绍,经初步侦查,该案团伙非法获利近400万元,被害人遍布...

“警察同志,求求你们,能不能不要抓他,他比我小孩还关心我!”面对民警,80多岁的陈大伯,竟为嫌疑人求起了情。

陈大伯想不到,“比亲儿子还亲”的人,私底下竟把他们的微信名备注成“仆人”,并向他们高价推销所谓的“名贵滋补品”,有效成分经鉴定是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非法添加剂,百害而无一利。   7月4日,杭州钱塘警方向本报独家披露这起向老年人非法销售保健品的案件。警方介绍,经初步侦查,该案团伙非法获利近40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其中80岁以上老人占了大多数。  

图片

 

生意

  “一盒‘保健品’,从上家那里进货只要5元多,卖到老年人手里,便宜的50元,贵的可以卖到2000元。”提起案情,钱塘区公安分局环食药大队民警胡立冬气不打一处来,直呼犯罪嫌疑人“可恶”。   余某某今年36岁,2018年和发小吾某一起成立名为“传康”的贸易公司,向老年人电话推销保健品。   这些产品大多是从河南的王某某那里进货来的。“一共有8种,什么‘虫草’‘美国黑金’‘鹿鞭王’‘降糖胶囊’等。”胡立冬说。   收货后,余某某就直接把这些“保健品”存储在距离公司5公里的员工宿舍隔间里。平时,由余某某自己负责收发货,吾某则负责管理仓库和包装产品,他们另外招了两名客服负责电话销售。   在成立公司之前,余某某曾私自从某健康管理公司拷贝一份客户名单,还从网上购买大量详细的老年人个人信息。   随后,余某某团伙虚构各类老年协会、退伍军人保障协会等名义,逐个向名单里的老年人电话推销。  

图片

   

案发

  “警察同志,我爸花了好多钱在保健品上,能不能帮忙看一下,正不正规……”去年12月,钱塘区公安分局环食药大队收到张先生的求助。   2019年6月,张先生87岁的父亲张大伯,接到自称是某老年协会工作人员张某的电话。电话里,张某对张大伯嘘寒问暖,主动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得知张大伯血压和血糖都比较高,张某便给他推荐了一款“降糖胶囊”。   独居的张大伯被张某的热情打动了,当即花了50元购买了这款胶囊。之后,他在张某的引导下,陆续购买了各类“保健产品”,消费高达数万元。每次买完东西,张某会给张大伯寄去床单、餐具、古钱币等赠品。   张先生说,一开始他觉得老人家买保健品也很正常,没有太在意。可后来发现,张某寄给父亲的赠品质量非常差,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才报警求助。   接到线索后,钱塘警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上门取走相关“保健品”的样品。经检测,张大伯购买的“保健品”中,含西地那非、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非法添加剂成分。   “西地那非俗称‘伟哥’,长期服用对老年人会有不良影响,二甲双弧和格列本脲虽然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特别是格列本脲,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造成低血糖和肾病,甚至死亡……”胡立冬说。  

隐秘

  余某某团伙知道这些产品有问题吗?   这个问题,胡立冬问过余某某等人,他们一再矢口否认。但通过蛛丝马迹,民警仍可以判断他们是知情的。   “比如这个‘海马益肾王’,融易新媒体,包装上写着含有鹿茸、鹿鞭、海狗鞭、人参灵芝提取物,都是名贵滋补品,但成本不到5元,说是真品,你信吗?”胡立冬说。此外,每一款印在药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家,在网上均查不到。   每次发货,余某某也特别小心翼翼。他从不在公司或者仓库所在的小区寄件,而是专门跑到附近几个小区,用别人的身份证发货,而且几乎每次都选择到付的方式收款……   根据前期大量分析研判的结果,钱塘警方已对余某某、吾某、张某等人进行传唤,并在其员工宿舍内搜出8类有毒有害保健品1100余盒,价值达5万余元。   今年6月,钱塘警方赶赴河南,将余某某的上家王某某抓获。   目前,此案嫌疑人因涉妨害药品管理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被移送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