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点 > 商业评论 > 呷哺呷哺集团扭亏失败:湊湊太贵吃不起,新品牌趁烧关至所剩无几

呷哺呷哺集团扭亏失败:湊湊太贵吃不起,新品牌趁烧关至所剩无几

2024-03-17 18:32:01来源:央广网

文章导读
3月8日,呷哺集团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集团预期2023年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加约25%,预期录得净亏损约1.8亿元至2亿元之间,亏损较上一年度有所收窄。 对于亏损,呷哺集团解释称是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使得公司在2023年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高于1.6亿元,同时,眼下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消费疲软,消费降级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尚处亏损。此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分附属公司递延税项资产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

  3月8日,呷哺集团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集团预期2023年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加约25%,预期录得净亏损约1.8亿元至2亿元之间,亏损较上一年度有所收窄。

  对于亏损,呷哺集团解释称是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使得公司在2023年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高于1.6亿元,同时,眼下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消费疲软,消费降级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尚处亏损。此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部分附属公司递延税项资产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60亿元,也是公司录得亏损的原因。

  呷呷集团于1999年在北京创立,融易新媒体消息,目前旗下拥有三大品牌——平价火锅品牌呷哺呷哺、定位中高端的火锅品牌湊湊以及烤肉品牌趁烧。

  在此次业绩预告前,这几年呷哺集团的业绩已经连续低迷。

  财报显示,2020年由于疫情等影响,这家公司录得营收54.55亿元,但净利润仅183.70万元,来到2021年其净亏损2.83亿元,2022年净亏损则进一步扩大至3.43亿元。照此计算,该集团在2年时间里已经共计亏损超过6亿元。

  与海底捞、海伦司等做法类似,呷哺集团改善业绩的做法之一在于关店。

  在2021年关店229家门店的基础上,2022年呷哺集团再度关闭了84家门店,包括81家呷哺呷哺餐厅和3家湊湊餐厅。2023年半年报也显示,去年上半年公司共计关闭49家呷哺呷哺餐厅和3家湊湊餐厅。

  而最近一次关店集中在“趁烧”这个品牌上。

  该品牌于2022年9月推出,根据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当时的介绍,趁烧主打的是“烧肉+酒茶+欢乐”多元化业态,客单价定位250元左右———也是呷哺集团客单价最高的品牌。要容纳下多元化业态,它采用的是大店模式,其在上海第一家门店面积在340平米左右。

  呷哺集团曾一度计划将趁烧开至30家门店,但实际上趁烧创立至今门店最多时为8家。今年以来,趁烧已经关闭门店5家。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在上海为2家门店,广州仅剩的1家门店也将在3月底关闭。

  追求多元化业态且强调社交属性,但是在经济增长乏力的环境下,聚餐、团建都大大减少了。此外,多元化业态需要借助的是200-300平方米大店,对门店租金、人力成本门槛要求较高。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以趁烧广州天河城店为例,其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30多万元,但租金就达到20万元,此外,还有水电、人工等成本,每个月基本上处于亏损的状态。也就是说,如同谢谢锅一样,在消费弱复苏的大环境下,趁烧的大店模式显得过于笨重。

  呷哺集团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要做出调整。它在去年举行的2022年报业绩交流会提到,趁烧还在打磨阶段,“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面积缩小、初期门店投入减少等各方面措施,能够控制到(成本)回收期在14个月,这是目前所要努力的目标。”但来到眼下,很显然这个目标没有达成,趁烧只能选择关店止损。

  而另一品牌湊湊在如今消费降级的环境下,也多少显得有点吃力。

  湊湊火锅定位为主打”火锅+茶饮”模式的中高端火锅品牌,门店多位于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人均价格在150元以上,在部分租金较高的购物中心,人均价格去到170元左右。

  今年2月,湊湊一度陷入涨价争议。究竟来说就是,湊湊新菜单上线后,如果就餐人数较多,锅底的价格与之前相比更优惠;但如果是2人用餐,锅底的性价比则是大幅下降。此外,自助调料价格也上调了1元至10元/位,而在菜品规格方面,30余款菜品则新增了小份规格。

  3月7日,#湊湊火锅人均消费高于海底捞#登上热搜。对于消费者的吐槽,湊湊官方客服此前回应称,之前湊湊锅底是按照人数收费,人数越多越贵。这次调整为按照锅底类型收费,并且上线了小份菜,人越多越实惠。同时,客服指出,在价格调整前,2人锅是以低于成本的售价回馈给消费者。

  尽管如此,比起另外两个连锁火锅品牌来说,湊湊的价格仍较高。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同比下跌2.00%至102.9元,同期,九毛九集团旗下的怂重庆火锅的人均消费同比下跌6.92%至121元。

  在东莞从事火锅行业的陈宏建对界面新闻分析称,整体消费餐饮市场有待进一步积聚信心,经济形势以及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会让他们在选择就餐的时候更谨慎和追求性价比和体验,这对中高端或大店定位的餐饮品牌本来就有影响,同时,餐饮业的降价潮也在持续,去年包括九毛九旗下的太二等品牌都有降价的措施,而此时品牌若还涨价势必会被到消费者吐槽。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广河县公安局侦破一起“名车汇”互助盘网络传销案

自“春雷”行动以来,广河县公安局聚力聚焦目标任务,深耕涉企、涉众领域犯罪线索,攻坚...

2 呷哺呷哺集团扭亏失败:湊湊太贵吃不起,新品牌趁烧关至所剩

3月8日,呷哺集团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集团预期2023年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加约25%,预期录...

3 中消协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相关立法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3月12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

4 医美行业套路深,这些坑你别踩——资深行内专家支招理性消费

2024年医美圈的问题遭揭秘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2月23日晚,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医美直播行...

5 “资深HR”“过来人”辅导动辄几千上万元 付费面试辅导服务真

查到笔试成绩那一刻,来自云南的应届毕业生刘敏(化名)既高兴又担心——她平常擅长笔试但不...

6 电动自行车等产品质量纳入重点监管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市场监管总局3月11日公布,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

7 对假冒产品零容忍 贝亲持续开展“真”爱维权行动

网络购物的普及以及大众对高品质消费生活的需求增长,催生市场供给端的规模不断扩张,也...

8 业主申请装充电桩 物业应当提供便利

近年来,家用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多,许多车主需要在自有车位上安装充电桩,但小区物...

9 激发有潜能的数字消费

当前,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数字消费成为创新最活...

10 “新中式”服装为啥受追捧

吸引消费者的是新中式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更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日益提升的认同...

1 广河县公安局侦破一起“名车汇”互助盘网络传销案

自“春雷”行动以来,广河县公安局聚力聚焦目标任务,深耕涉企、涉众领域犯罪线索,攻坚...

2 呷哺呷哺集团扭亏失败:湊湊太贵吃不起,新品牌趁烧关至所剩

3月8日,呷哺集团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集团预期2023年收入约59亿元,同比增加约25%,预期录...

3 中消协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相关立法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3月12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

4 医美行业套路深,这些坑你别踩——资深行内专家支招理性消费

2024年医美圈的问题遭揭秘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2月23日晚,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医美直播行...

5 “资深HR”“过来人”辅导动辄几千上万元 付费面试辅导服务真

查到笔试成绩那一刻,来自云南的应届毕业生刘敏(化名)既高兴又担心——她平常擅长笔试但不...

6 电动自行车等产品质量纳入重点监管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市场监管总局3月11日公布,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

7 对假冒产品零容忍 贝亲持续开展“真”爱维权行动

网络购物的普及以及大众对高品质消费生活的需求增长,催生市场供给端的规模不断扩张,也...

8 业主申请装充电桩 物业应当提供便利

近年来,家用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多,许多车主需要在自有车位上安装充电桩,但小区物...

9 激发有潜能的数字消费

当前,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数字消费成为创新最活...

10 “新中式”服装为啥受追捧

吸引消费者的是新中式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自信,更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日益提升的认同...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