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头条新闻:痛点思维——挖掘用户痛点,助你打开销路

互联网思维——痛点思维痛点是一切产品的基础,一家希望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并缓解它们造成的痛苦,将痛点进行分类和组合,这就可能成为产品创新的源泉。痛点包含阵痛和剧痛,阵痛就偶尔痛一下(非刚需),剧痛就是必须马上解决,不然就会受不了(刚需)。然而我们要如何找到真正痛点呢?

今天头条新闻:痛点思维——挖掘用户痛点,助你打开销路

乔布斯说:消除消费者的"痛点"(pain point),也就是制造更好的手机,改善消费者的生活。而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一个以消除消费者的"痛点"为主导的苹果,颠覆了一个以产品功能为导向的诺基亚。乔布斯就曾经提到,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一定要制造一个iPhone,而是他和公司高管每天坐在一起经常抱怨他们有多痛恨自己的手机时,他们意识到,公司的消费者可能也有同样的问题。一款产品的成功往往来源于对用户真实需求和场景细节的深刻理解。

01

如何让用户由"痛"变"痛快"?

成功的互联网产品,无不都是满足了用户的一个或者多个痛点。微信一开始的成功源于它可以语音发信,这点利用了用户懒惰的特性,让用户用起来很方便,继而很爽。QQ通讯录的成功源于它可以将通讯录同步到云端,在能进行批量处理通讯录的同时还避免了通讯录的丢失,因此用户用起来也必然很爽。消费者确实需要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但是创新一定要实实在在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产品设计理念应该是面向广大消费者的,要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方便和放心,而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制造一些不切实际、只有噱头没有实用性的产品。寻找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是在做产品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问题。你的产品满足了用户的哪些需求?用户用起来会不会很爽?如果你觉得找到了用户的痛点,那么就去看看你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让用户爽起来。

02

为什么有些产品很好却是不温不火?

痛点不痛是很多新产品初入市场时常犯的错误,有的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有的发布两三个月后就宣布下架,这就是很多新产品尴尬收场的原因。痛点不是以个人偏好和主观猜测来判断的,也不是只看表面现象就能马上判定的,而是市场和用户身上有真正的痛点。需要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去更深入的挖掘和提炼才能产生用户的真正需求(痛点),而不是那种不痒不痛的伪痛点(非刚需)。那又如何辨别哪些是伪痛点呢?

今天头条新闻:痛点思维——挖掘用户痛点,助你打开销路

●表面看起来像痛点的"痛点"。比如说一家餐厅服务装修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味道一般,客户肯定不会多,表面上看起来很豪华、很有创新、很有需求,实际上并非顾客的真正需求,顾客真正想要的是美味的佳肴。

●频次低。产品不能满足和达到用户的多频次需求,形成不了一种粘性,用户自然会太关注和记住你的产品。这也是很多新产品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只有到特定的环境中才会用得到,自然就形成不了用户的粘性。

●非刚需。对这个产品可有可无,反正可以用其它的产品来代替,最多就算一个"痒点",自然就没有用户依赖它。比如:蓝牙音箱、家用烘手机等。

●产品不止痛。不能及时止痛的产品,不能为用户解决马上要解决的问题,有的确实有用,但是需要用户长时间坚持才能产生效果,不用对用户来说影响也不是很大。比如减肥类的产品。

03

如何才能找到用户的真正痛点?

我们需要找到用户的真正的痛点是什么?用户为何要"止痛"?跟用户的直接间接关系又是什么?经过一层层的梳理之后,才能找用户止痛的良方。真正痛点可以分解为几种:

今天头条新闻:痛点思维——挖掘用户痛点,助你打开销路

●刚需(剧痛)。什么是刚需?就是你缺少了它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刚需有两种,一种是市场有很多,买不买你的都可以,比如粮食;另一种是市场上没有的,只有你有的,这种是很多创业初期的公司企业要做的,也是公司企业生存的根本。

 文章标题:今天头条新闻:痛点思维——挖掘用户痛点,助你打开销路,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mspl/8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