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事件曝光:观察:疫情之下的直销企业为何“断臂自救”?

 如今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发生突变,抗击疫情似乎从“攻坚战”延伸到了“持久战”,而前疫情之下,诸多传统企业纷纷展开自救,这其中也包括直销行业。相对传统行业,直销行业在经历2019年“百日行动”之后,并曾出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

  相反,直销企业纷纷主动放弃经营多年的直销事业,其中不乏经营十几年以上的老牌直销企业,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一部电影《127小时》,该电影讲的是男主困在荒野127小时,为自救断臂割骨,最终荣获新生。如今,这种“断臂自救”的方式出现在了直销行业。那么,为何如今直销企业会放弃经营多年的直销事业呢?直销人未来会怎么样呢?

  高压政策持续影响

  今年年初,一场疫情从武汉市爆发,抗击新冠病毒成为全民关注目标,疫情的各种动态信息成为牵动着人们的心。如果说餐饮、娱乐等线下行业因疫情而备受损失,那么直销行业可谓是雪上加霜。今年1月23日,自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发出《直销监管提醒告诫书》,严禁借肺炎疫情炒作之后,融易新媒体,多地省市县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发布,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四川成都、贵州、辽宁、广西南宁、福建泉州、青海甘肃、黑龙江、湖南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发文禁止直销企业相关的人员借疫情炒作。

  这是继2018年4月8日发布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8号文)与同年4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市场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查处以直销名义和股权激励、资金盘、投资分红等形式实施传销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9号文件)之后,又一次发布具有针对性行政文件。

  此外,不利于直销行业发展的还包括2019年商务部暂定直销牌照的申请并下架40多家申牌企业的发布信息,诸多药企见状纷纷望而却步,拿牌直销企业犹豫挣扎之外,直销牌照也成为原本直销业绩较差的诸多药企上市公司手中的“鸡肋”,于是便出现了直销牌照“贱卖”的现象。除了对直销队伍减员之外,更让直销行业痛苦的莫过于2019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该公告指出取消21项保健食品功能,社交财经发现,不少直销企业纷纷从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中下架已报备的产品信息。

  而自“百日行动”之后,“去直销化”从叫喊变为现实,合法的直销终于难敌质疑而急转直下,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多数商务部拿牌直销企业已经不再愿意谈直销,社交财经尝试联系多位直销企业高层管理者,他们纷纷表示,企业从去年开始布局线上,各种会议取消,新零售与社交电商成为当下直销行业普遍侧重的市场战略。

  三株集团董事长吴炳新近日也表示:“将放弃直销换道新零售。”事实上,传统直销模式已然拉下历史的帷幕,诸多直销企业外事跟社交财经表示,面对疫情的现实原因以及当下高压的行业政策,直销法规不完善等客观条件,转型电商势在必行。据不完全统计,安利、如新、无限极、玫琳凯、康宝莱、完美等业绩较稳定直销公司已然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电商平台,这些电商平台未来是否能赋能直销业务仍需时日。

  微商与直播的启发

  由于直销行业一直在带有“紧箍咒”的情况下运作,无论从销售的产品与地域以及分配制度上都受到法规约束以及行政监管,因此,直销行业整体业绩基本上处于2000亿(直销媒体统计)左右。但是,微商自从诞生开始发展就势不可挡,据非官方统计,2016年微商营业额达5000亿元。

  “这样就是造成许多做微商的人瞧不起做直销的人,甚至在诸多网络公开课嘲讽做直销的难民大于赚钱的人,当然微商采用多层次分销的模式也备受媒体与大众指责之外,甚至微商领域卖假货远远超过直销行业。”社交财经主编申杰说道。

  时下疫情突发,居家办公以及线上卖货成为诸多歇业人员的常态,此时诸多微商显得跃跃欲试,“无所不能”的微商热卖上了口罩、额温枪、消毒液等防护疫情的产品,与此同时,抖音、快手等各种直播软件成为疫情之下消遣娱乐的社交工具,特别是“网红直播带货”在疫情期间彰显出比微商与直销“拉人头”更具有爆发力的营销方式。

  看到微商的崛起与直播带货的热潮,诸多直销企业高层身先士卒开始尝试这种打造“个人IP”的新方式。据了解,上海春芝堂董事长王爱兴亲自上阵讲课,在开播仅5分钟时就有近2万人涌入观看;三生(中国)运营总裁孙鹏博也不甘示弱,在三生公司直播间,孙总以“2020年破局之道”为题,针对如何破除隔离经济的“阴霾”、如何实现疫情下的市场运营,以及三生公司未来的举措等内容展开讲解。

 文章标题:最新事件曝光:观察:疫情之下的直销企业为何“断臂自救”?,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mspl/86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