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人们减少外出购物,势必会对零售业产生一些影响。但凡事有利有弊,危险来临之日,也是变革孕育之时。如何让人们放心安全消费,降低购物时感染病毒的几率,并确保日常消费品尤其是生鲜供应,是零售业面临的新考验,也是新机会。
减少病毒传播,最直接的手段是避免人与人的接触。以目前的消费习惯来讲,线上消费难免要和快递员接触;实体店消费则免不了和店员或其他顾客接触。如何最大限度避免这些接触,是疫情之下零售业要解决的难题。
其实,融易新媒体,零售业在很多方面已经有所尝试。如到家业务、社区便利店、生鲜业务、无接触配送、无接触购物等,在这次疫情中作用凸显。更为重要的是,消费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新的安全的消费方式在疫情期间培养了大量稳定的新用户。这些用户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即使疫情过后也仍将保持活跃,这就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到家业务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受疫情影响,更多人选择宅在家里不出门,日常采购全部网上进行,这就为到家业务创造了极大的增长空间。数据显示,苏宁易购主站流量在春节期间同比增长超过50%,线上苏宁超市业务呈现翻倍增长。春节期间,苏宁到家业务发展迅猛,相关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近4倍。
到家业务在降低病毒传播几率方面存在优势,但又对配送服务提出挑战。春节期间很多第三方快递公司要么放假歇业,要么涨价延长送货时间,运输效率难以保障。此时自营物流的价值凸显出来。京东和苏宁在这方面优势明显,两者均在疫情期间保持自营物流送货,物流不涨价,无特殊情况商品最迟次日即可送达。
还有比自营物流更快的。在一二线城市,围绕家乐福和苏宁小店,苏宁的“1小时场景生活圈”服务可以在门店三公里范围内一小时到货,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收货等待时间。
苏宁小店是苏宁专门针对社区下沉市场推出的互联网门店,和其它便利店不同,用户可以就近到店消费,也可以选择通过苏宁小店APP下单送货到家,享受1小时内送达服务。
随着2019年苏宁收购家乐福,家乐福也加入到了苏宁“1小时场景生活圈”阵营,在弥补苏宁快消短板的同时,使得苏宁到家业务能力大幅提升。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家乐福的到家订单增长300%,蔬菜订单量同比增长600%。
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到家业务巨大的增长空间,尤其是日常消费品的快速送达能力,必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一场疫情,同时也是一场大演练,把“到家服务”这项能力练好了,疫情过后仍将大有作为。
生鲜品类重要性凸显
成电商巨头必争之地
疫情来临,其他购物需求都可以放缓,唯独吃饭不能缓,生鲜成为重要的生活物资。
以往去大型超市采购,通常是围一圈人一起挑,摸一摸这颗,选一选那颗,存在较高的病毒传播隐患;生鲜集散地大型菜市场,疫情期间为避免病毒传播,很多已歇业。
想要吃到新鲜的蔬菜,又尽量避免病毒传播,零售商们下足了功夫,最终两套方案脱颖而出。
一是生鲜进社区。大型超市和菜市场去不成了,那就把生鲜运进来,此时社区便利店的作用彰显。居民不用出小区,就近便利店采购,不用出入人群,几分钟或更快即可完成交易。
二是线上线下融合,疫情期间线上买菜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只需在家动一动手指,就可以直接手机上采购蔬菜。
现实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数据显示,依托苏宁小店的苏宁菜场,春节订单量达到了平常单量的三到五倍,销售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超过50%。苏宁菜场采用“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形式,用户每天晚上9点前通过苏宁小店APP下单,第二天早晨7点即可到社区小店就近提货,货都是装好的,到店即可取走,避免任何接触和逗留。
在生鲜电商领域,已经有很多选手在竞争厮杀。2019年吉及鲜、妙生活、呆萝卜等中小生鲜平台因资金和盲目扩张问题频频暴雷;另一方面阿里、苏宁、腾讯等巨头蓄势待发。生鲜这一高频消费、又对于生活不可或缺的零售领域将成为电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不接触配送、不接触购物广泛应用
文章标题:【最近热点新闻排行:疫情之下,零售电商行业将迎来三大变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mspl/7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