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发明人墓被发现 究竟是什么情况

  继明代内阁首辅徐阶墓在浙江湖州被发现之后,清末名臣丁宝桢墓疑现身山东济南。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据“舜网”微信公众号介绍,四川名菜宫保鸡丁就和丁宝桢有关。

  丁宝桢人称“丁宫保”,“宫保”其实是荣誉官衔。据《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的解释,明清两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最高级的虚衔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太子少保”等,这几个都是封给朝中重臣的虚衔,没有实际权力,通称为“宫衔”。在咸丰以后,这几个虚衔不再用“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所以这些最高级的虚衔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曾封其为“太子太保”,便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为“宫保鸡丁”,以此表达四川人对丁宝桢的纪念。

 文章标题:宫保鸡丁发明人墓被发现 究竟是什么情况,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jjpl/15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