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
灵山县文利镇甲叉村地形以丘陵、旱坡为主,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养殖业。2021年4月,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倾心帮扶,为民纾困解难,为村民探索致富新路子,带领大家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建强基层组织——
夯实“堡垒”根基
驻村工作队到村后,与甲叉村“两委”干部一起,持续推进甲叉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凝聚发展合力。
驻村后,驻村队员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和年轻党员,让他们主动融入村级事务中来,按程序发展了3名思想政治素质高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党员,大大增强了党组织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的活力。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深化“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规范开好“三会一课”,组织支部党员集中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一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带领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结合“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村居环境整治等各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党员为民服务意识。组织带领党员到钦南区那丽镇、浦北县良田村等地区考察学习当地特色产业,使村里的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带领全村村民发展致富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甲叉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内工作开展也更为顺畅。
大胆闯大胆试——
试出致富新路子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驻村工作队经过多方调研,因地制宜引进特色农产品种植,努力为甲叉村群众增产增收探索新路子。
驻村工作队一直以来将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重点,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在甲叉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发展本村特色产业,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到周边县区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镇、村参观学习,经过向农业种植专家请教,结合甲叉村地形多为丘陵、旱坡,土质以风化岩土为主的地理特点,决定在甲叉村试种百香果新品种“钦蜜9号”;希望通过试种“钦蜜9号”,一方面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途径,为乡村振兴“造血”,另一方面为群众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探索新渠道。
驻村工作队向上级部门争取了1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通过土地流转0.33公顷旱地种植了1200余株“钦蜜9号”,同时聘请1名困难群众进行日常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还经常邀请市水果种植专家李云昌到场为百香果种植“把脉开方”。经过几个月的辛勤照料,目前“钦蜜9号”长势喜人,挂果累累,单果重量超100克,每公顷产能达到2.25万公斤;目前“钦蜜9号”百香果因其香味浓郁、味道甘甜、果肉饱满多汁,市场“钱”景广阔,收购价达到20—24元每公斤,供不应求。
周边群众看到“钦蜜9号”长势喜人,硕果累累,市场反响好,觉得“钱”景可观,经常来到种植园向管理人员讨教种植技术,咨询种苗购买途径。
据了解,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通过甲叉村香蜜黄皮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种植100公顷香蜜黄皮,同时以甲叉村香蜜黄皮种植基地、奶水牛标准化小区、香蜜黄皮育苗基地等项目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2021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4万元,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打下了坚强基础。
倾情帮扶显真情——
为民纾困暖民心
“谢谢叔叔、阿姨的帮助,我终于能办户口了……”文利镇甲叉村甲叉小学颜妹(化名)看着眼前的DNA鉴定书,激动地说。
颜妹是甲叉小学一名3年级学生,今年10岁,与父亲相依为命,学习认真刻苦,融易新媒体,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老师称赞,同学羡慕;在家乖巧懂事,父亲疼爱,邻居喜欢。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姑娘,却因为没有出生证明一直都不能入户,在学校还属于“黑户”,不能享受国家相应的扶持政策。颜妹的父亲今年62岁,常年体弱缺乏劳动力,依靠耕种几分薄田和领取低保维持生计。驻村工作队在日常进村入户走访中了解到颜妺的情况后,积极与派出所取得联系,咨询为颜妹办理户籍的相关政策,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发动后盾单位干部捐资3700元用于颜妹进行亲子鉴定费用。在颜妹顺利入户后,驻村工作队及时主动带其到镇民政部门办理低保补助,让其及时享受国家相应扶持政策,安心完成学业。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