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培育基地已投入使用。 记者 周顺彬 摄
大红柑,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栽种在浦北县龙门、平睦、张黄等多个乡镇的土地上,它从最初的嫩叶和花,到能看得出果形时的胎柑和小青柑,再到大果时剥皮形成的“大红”“二红”陈皮和最后的“柑核”,被果农巧手呵护,快乐地成长并兑现经济价值。
近几年,以陈皮为主要代表的大红柑产品不断被市场看好,我市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专长,纷纷下到基层村屯,访苗圃、看老树、观加工、询市场、讲融合,实现产业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神仙树”蕴含大价值——
出谋划策助力产销两旺
“大红柑从冒芽到结果,能让群众收获七、八种产品,大家都说这种果树简直是‘神仙树’!”浦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邓智勇说,期待更多此类新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看到大红柑树的价值,浦北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该产业。据了解,全县今年已新增种植1580公顷,有望达到5267公顷。
面对群众的种植热情,该县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入手,从源头上为大红柑产业装上“保险阀”。
近日,该县邀请钦州新闻传媒中心、市发改委大数据局和保险、银行等多部门组团进山,在果园、车间、苗圃为大红柑的未来,出谋划策,坚定村民们的信心。
“每一盒小青柑茶,都要有可溯源的二维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明白。”来自市大数据局代表的声音,让果农们眼前一亮。因为让自己“土气”的农家货有“身份证”,是以前从不敢想的事,现在专家来到眼前领路,可以美梦成真了。
浦北县供销社副主任张良基介绍,目前该县陈皮、小青柑茶加工厂已发展到100多家,较规范的合作社或企业有31家,从业的农村劳动力达2万多人。于是,融易新媒体,将产品引入现代商品溯源体系是件迫切的事情,这才能让大红柑系列产品生产更规范、销售得更远。
“时光机”催生“硬通货”——
金融活水浇灌“希望之花”
陈皮和小青柑,随着陈化的时间越久,市场价越高。
“尤其是结霜的更是上乘产品,价值与时间成正比。”在浦北县平睦镇良村村,良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梁才永说,现在他正打算扩充存放陈皮和小青柑茶的仓库,一时不想出售的大红柑产品,在时间的叠加中,将实现价值的倍增。
“你将仓库扩容的具体资金需求,及你存放的陈皮和小青柑茶数量列个表,我们确立共同监管规则后,可以考虑给予贷款。”在良村村,有12户大红柑种植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上,银行业代表对放贷给群众建仓库存放陈皮及其他大红柑产品,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银行愿意放贷,助力群众手中的大红柑产品成为“硬通货”,是基于该产业稳定收益。
目前栽种在浦北县龙门、平睦、张黄等17个乡镇的大红柑,衍生的系列产品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价值,一直远销全国各地。按照去年数据,该县每公顷大红柑产值可达128.7万元,利润约94.95万元。按照市场价格分析,只要陈皮价格保持在80元每公斤以上,就有收益。
谈到种植大红柑,龙门镇江埠村党支部书记余传春说,该产业的产品能成为金融机构眼中“硬通货”,是跟大红柑栽种三年挂果后,全年近六成时间都有产出有很大关系。
在“时光机”的见证下,三年结果,五年树龄的大红柑“高光时刻”如约而来:4到9月份,疏果可晒制成胎柑;7至9月份,继续进行二次疏果,鲜果可制作小青柑;11月至12月,鲜果可做陈皮。
“每走一步都是收入,走在果树下都笑开了花。”龙门镇党委书记陆建绍说,群众的发展资金获得金融机构的帮助,产业会越做越大,真心感谢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忧。
科学种植树立品牌——
“单打独斗”转型集团化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句话,用在浦北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做大做强陈皮产业配套设施的实际操作中,最为贴切。
工作中,该县不仅促成了浦北县陈皮协会的成立,还成立了县陈皮产业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浦北县陈皮产业发展中心,统筹指导陈皮柑无病毒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以及陈皮加工、品牌建设等工作,让群众以往的“单打独斗”向“集团化冲锋”发展。
“没想到原创于群众的产业,县里竟然这样重视。”参加日前计划投资57.56亿元的钦州市浦北县陈皮产业园开工仪式后,余传春感慨,在各方帮助下,银行发放的100万元贷款已经到位,市、县又帮助广大大红柑种植户拓宽深加工环节的路子,真是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来。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