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被罚182亿巨款相比,我更关心资本的这个问题

    与被罚182亿巨款相比,我更关心资本的这个问题
    
     收录于话题 #阿里巴巴 1个
    
    
    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作反垄断的行政处罚,罚款182.28亿元。这是一个注定要写进历史的处罚决定,也是一个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结局。这也是国家层面对资本无视规则、毫无顾忌、为所欲为、在市场呼风唤雨的当头棒喝。大到不能倒、不能动,这在法治社会不适用,更何况是社会主义中国。这说明,平台经济钻空子野蛮生长、肆意盘割商家的时代行将落幕。遵守规则,才是市场经济的王道。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过去的成功经验在法治和规则面前,已经不适用了。如果依然想靠过去成功的惯性往前走,或许行不通了,甚至可能碰的头破血流。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已经任何从野蛮生长阶段进入规范发展时期。其实,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产业,在起步阶段,吃的都是政策规则滞后条件下野蛮生长的流量红利。淘宝、京东、拼多多、滴滴、抖音,等等,莫不如此。当年乃至很长一段时期,平台经济遵循的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原则。老牛曾跟一位某互联网企业的高管聊天,他说平台企业的发展,主要吃的是流量红利以及打政策的擦边球。一语道破天机!一方面,官方对平台经济初期的发展,予以包容支持,这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无数就业。另一方面,伴随宽松的市场监管环境,一些平台也浑水摸鱼,纵容假货横行。即使到了今天,融易新媒体,对拼多多、淘宝上出售假货的批评都不绝于耳。即使到了今天,政策监管的跟进依然赶不上平台发展创新的速度。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甚至大到不能倒的地步。比如说,阿里现在的主要业务板块除了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的垄断地位,还涉及社交、出行、物流、外卖、支付、影音等。可以说,一个公司已经掌握中国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其实,经济领域的问题还比较好解决。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守夜人,只需要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释放经济活力即可。中国官方的这次出手意味着互联网的野蛮时代过去了。相比较天价罚单,老牛更关心的是:有的资本妄图控制舆论。互联网企业以数据生态的商业模式在提供用户方便的同时也令消费者面临过度搜集个人信息、霸王条款等网络霸权现象。这其中,个人信息十分重要。普通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以在互联网裸奔,可是资本家的可以被保护起来。大家可以上网试着搜索一下,能否搜到中国几大互联网巨头老板的负面信息。答案是:不可能。这才是令人毛骨悚然之事。举个例子吧。2020年5月,微博曝出数十条关于阿里巴巴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涉婚外情的的消息,随后被迅速删除。随后,监管机构公开斥责微博所谓的“干扰在线交流”,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微博的大老板是谁?阿里巴巴。再举一例。去年10月,再监管层叫停蚂蚁金服的IPO前几日,听到风声的马云在陆家嘴振臂一呼、张嘴一骂,引爆舆论。这是资本对国家监管政策的公开挑战,也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从内行看来,这是试图通过影响舆论、间接逼宫。资本之猖狂,可见一斑。金融管理部门在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指出了蚂蚁集团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一条是: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2020年11月,中宣传部副部长徐麟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必须“坚决防止借融合发展之名淡化党的领导,坚决防范资本操纵舆论的风险”。这话都是有所指。比如说,阿里巴巴创始人近年来一直在媒体产业进行布局,其投资范围涵盖报纸,广播,数字,社交媒体以及广告等,并且持有推特公司的股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到2015年,阿里巴巴以各种方式投资入股的媒体多达20多家,从新闻类媒体,到信息分发平台,再到影音娱乐,甚至到境外主流媒体《南华早报》等,完成了其几乎在整个中国的传媒布局。这毫无疑问为某人的商业帝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助力巩固其意见领袖地位。有的人,利用媒体呼风唤雨,并非不可能。任何一企业都要心中有数,在经济层面,与美国对反垄断的制度设计已有成熟的规范相比,中国只是个开始。而在政治层面,任何人如果试图挟资本掌握舆论,挑战国家权威,只会撞壁。

 文章标题:与被罚182亿巨款相比,我更关心资本的这个问题

内容摘要:与被罚182亿巨款相比,我更关心资本的这个问题收录于话题#阿里巴巴1个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作反垄断的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html/zt/zxsj/25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