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之后再战IPO,温州银行真的准备好了吗?
7月2日至7月3日,银保监会温州监管分局在官网上密集公布了一批罚单,其中有8张直指温州银行及其支行相关负责人违规情况。因6项违法违规行为,温州银行被处以罚金330万元。
与此同时,该行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下滑,资本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连续3年不达标,不良贷款率去年进一步攀升。
犯下“六宗罪”
两天吃了8张罚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温州银行或许能够给出深刻的答案。
银保监会温州监管分局(下称“温州银保监分局”)在7月2日至7月3日期间密集公布了一批罚单,其中有8张给了温州银行及其支行相关负责人。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温州银保监分局对温州银行作出处以罚金330万元的决定,这也是下半年以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第一张百万元以上银行罚单。
对温州银行的处罚案由包括:
对主要股东、关联方授信集中度管理严重不审慎;
对关联方融资业务管理不到位;
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余额管理严重不审慎;
为企业收购商业银行股权提供融资支持;
虚增存贷款;
以“明股实债”形式为房开企业提供用于缴纳土地款的融资支持。
除了这张百万级罚单外,温州银保监分局还对温州银行的7家支行及其相关人员作出了处罚。具体来看,温州银行共计有鹿城支行、学院路支行、新城支行、得胜支行、勤奋支行、国鼎支行、蒲鞋市支行7家支行,以及7位支行主要负责人牵涉其中。这7位负责人均因虚增存贷款行为被处罚,6人被警告并处以罚款8万元,还有一人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2年的任职资格。
对于“为企业收购商业银行股权提供融资支持”这一项违规行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析,企业参股商业银行应该使用自有资金,不能通过商业银行融资,否则属于借贷资金。
此外,案由中提到的“明股实债”,即在形式上或会计处理上体现为股权融资,而在权利义务和承担的风险上更接近于债权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
据记者了解,在某些特定行业,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受到的政策限制较多,在缴纳土地款环节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而采用明股实债方式,商业银行通过资管通道就可以曲线为房地产项目提供土地款融资,规避了资金用途的限制。
今年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在房地产行业政策上明确提到,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等都是2019年银行机构乱象整治的工作要点。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规范违规流入房地产行业的信贷资金仍将是今年监管机构严查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为了有效规范房地产行业企业和购房者的违规行为,监管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规范并不断完善监管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房地产行业的相关风险。其中,还将有效规范房地产企业各项融资行为,不仅信贷,还有发行债券、信托融资等方式,都在进行有效规范。”该人士表示。
净利两年连降
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在温州银行2018年金融债券信用评级报告中指出,在融资成本上行的环境下,温州银行利息支出水平上升明显,净利差有所收窄,加之贷款核销规模较大,对盈利水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呈现下降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温州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是温州市商业银行,2007年12月17日经原银监会批准正式更名为温州银行,是温州规模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通过7次增资扩股和股本结构优化,注册资本由2.9亿元增至29.63亿元。
年报显示,温州银行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的情况。2017年,温州银行营业收入为39.71亿元,较2016年减少6.24亿元,降幅13.58%;净利润为9.02亿元,较2016年同比减少12.28%。2018年,温州银行营业收入为36.18亿元,同比下降8.89%;净利润为5.1亿元,同比减少43.46%。
在营业收入方面,2018年,温州银行利息净收入保持增长,达到27.07亿元,比上年增加4.7亿元。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为7.15亿元,比上年减少4.43亿元。投资收益0.69亿元,比上年减少6.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