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垂直领域场景应是当前第三方风控商发力的重心。
“以前说起风控这条赛道,大家可能更多想到的就是‘数据’,哪家数据全面、广泛、有特色,哪家的竞争力就大,但经历了去年的严监管后,行业情况发生了改变,‘去数据化’愈发明显。”上海行列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自去年遭遇强监管之后,大数据风控商业务开展便摁下了“暂停键”,因无法确定数据的合规性,不少中小银行暂停与它们的合作。在此背景下,行业洗牌加剧,中小风控商失势退出,头部机构谋求转型。
不过,近日下发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给阴霾已久的第三方风控行业带来一丝光亮。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相比之前的版本,此次新规征求意见稿放松了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风控合作限制,但并未就数据合规性问题进行放松。
而随着数据获取环节的标准化、透明化和共享化,有分析称,未来风控服务商的核心竞争力将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转向数据处理和应用环节,即贴近市场、贴近用户,建立综合经营壁垒。
第三方风控商正名
近日,第三方风控服务商业务开展终于迎来转机。根据《办法》,商业银行如果需要从合作机构获取借款人风险数据,应通过适当方式确认合作机构的数据来源合法合规、真实有效,并已获得信息主体本人的明确授权。商业银行不得与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第三方开展数据合作。
“相比之前的版本,此次新规征求意见稿放松了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风控合作限制,允许银行在自主授信审批权的前提下与第三方机构进行风险评估方面的合作。”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这一定程度上为第三方大数据风控服务商正名,名正则言顺,能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
而在此前,由于监管对运营商爬虫业务及数据违规抓取和贩卖的严查,第三方风控服务商业务一度停滞。“当时影响较大,整个行业基本被‘一刀切’,考虑到数据的合规性,很多金融机构都暂停了合作。”刘晓光称。彼时,不少风控商开展业务时都会被问及“数据采集是否经过授权、是否是购买得来”等诸多问题。
据了解,以往金融机构在对消费金融贷款进行风控审核时,主要参考两类数据以交叉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一是借款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的数据,二是第三方大数据风控商所提供的其他维度的数据,如借款人电商平台的购物记录、信用分等。
如今,《办法》的出台肯定了这一方式,刘晓光对记者表示,这相当于为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提供了机会。但需注意的是,在提供风控服务时,第三方机构要注意尊重合同、强化授权、合法合规使用数据。比如,目前很多关于信息主体本人的授权可能是“霸王条款”,融易新媒体,以后需更加规范。
另外,《办法》还明确,互联网贷款业务涉及合作机构的,授信审批、合同签订等核心风控环节应当由商业银行独立有效开展。银行需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实行风险控制,加强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同时防范和管控信息科技风险,并对“风险模型管理流程”、“风险模型开发测试”、“风险模型评审”等提出了重要要求。
“有了这些明确的规定后,第三方机构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且可以针对性的为银行提供服务。”一位资深从业者对记者说,按照上述要求,第三方风控商可协助银行搭建风控模型,提供系统支撑,进行技术赋能。
数据始终是核心竞争力
尽管第三方风控商迎来发展机遇,但需注意的是,行业优胜劣汰仍在继续。监管趋严、数据获取难度增大等原因使一些实力较弱、经营规范性差的大数据服务商逐步退出市场,与此同时,头部机构也存在经营转型压力。
作为这一行业的“新人”,刘晓光深有感触。他向记者感叹道:“自去年以来,行业变化很大。原来这个赛道上,不管是合规机构,还是非合规机构,大家都把坑占好了,如今有位置空了出来,也给了更多平台机会。”
他进一步称,以往公司的痛点在于缺乏数据,但目前,劣势变优势,公司聚焦于算法的提升、系统的搭建、技术的迭代等,即不触碰数据,协助金融机构进行风控系统建设,为机构定制服务。“现在很多中小银行都愿意合作,这是和以前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刘晓光称。
文章标题:【今天重大新闻事件:第三方风控迎转机:银行合作方式生变,行业分化加剧】,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11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