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估值40亿元 元気森林的“伪日系”通关路(2)

元気森林之后的推广也验证了这个逻辑,元気森林的产品并没有在传统渠道上与饮料巨头们正面对决,而是专注于便利店这个精细化的渠道+网红爆品打造,让元気森林成了一款网红饮料。

在小红书上,因为搜索“控糖”、“戒糖”、“断糖”等关键词合计,有超10万+笔记,关于元気森林无糖饮料的种草笔记也大规模覆盖,于是注重身体健康的用户们纷纷被种草。

除了小红书,抖音、快手以及在各个直播间广泛覆盖内容也是实现从内容种草到带货拔草的流量内循环

元気森林通过碎片化持续性的内容输出,用信息的一致性,给消费者“洗脑”,这也不奇怪为何它可以如此受欢迎了。

有人认为它“零糖、零脂、零卡”的定位踩中了消费升级时代的健康红利,也有人说它线上、线下渠道都打得精准,对起步不久的新国货产品来说,元気森林无疑算成功的。

3、“伪日系”面具下的争议

用“伪日系”标签打开市场的国货品牌,除了元気森林,许多人都会想到名创优品。

这些品牌都是先用“日系品牌”获得用户关注,当达到一定知名度后再以国货的身份博得消费者好感。

但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扩大,“伪日系”也让品牌陷入争议。

据网易财经报道,元気森林在天猫旗舰店售卖的一款茶叶新品礼盒 " 燃茶 " ,因其茶叶盒外包装设计与日本著名茶叶品牌 LUPICIA 非常相似而被质疑。

外观上,元気森林的茶叶新品在外感的设计感上和日本著名茶叶品牌 LUPICIA 如出一辙,都为日系小清新风格,无论是颜色的搭配还是画面上花朵样式都非常雷同,第一眼便能让人以为此产品出自日本。

此外,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元気森林推出的一款乳茶饮料的包装上的小女孩卡通形象,也被质疑抄袭不二家棒棒糖的包装形象。

去年元気森林上市的北海牧场系列酸奶仍沿用了元気森林的“日系风格”。北海牧场旗下产品不仅有与日本地理相似的“北海道3.1无蔗糖酸奶”,还有以日文为名称的“気色酸奶”。

目前该系列共有 5 款酸奶产品,同样主打 "0 蔗糖 " 概念,产品包装上 " 気色酸奶 " 的命名依旧沿用了日文的 " 気 ",一款名为 " 北海牧场日本 LP28 酸奶 " 的产品更是标注为与日本广岛大学植物乳酸菌研究所联合研制。

有消费者表示:“原以为北海牧场是进口产品,仔细一看却是国产的”,这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一种被欺骗感。

当年,名创优品也在主打“日系”品牌时备受争议。

名创优品宣传自己100%是日本品牌,但绝大部分产品为中国制造。且该品牌在中国申请注册商标的时间比在日本早了大半年,很多商品设计与其他著名品牌的设计极其相似,但价钱更为便宜。这被很多消费者认为,其行为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基于线下便利店及社交平台场景而打出名气的元気森林,与名创优品有一些布局上的相似之处,不过名创优品这样的套路能否可以被成功复制,消费者又是否会为相似的套路一次次重复买单,一切都还需要时间检验。

4、“伪日系”为何成了一种优势?

在“伪日系”品牌的一次次走红后,有网友感叹,"好好的国货为什么不自信?假洋品牌更令人尴尬。”

但从某些角度看,打出“伪日系”对国货品牌来说,在性价比及打通市场上都具有一定优势。

以元気森林为例,日本的无糖饮料市场非常成熟,但在国内购买进口产品在价格上偏高,并不具有市场优势。

而元気森林因主打日系饮料,相比日本进口饮料,不仅性价比更高,还能快速打通市场。

去年“双十一”,元気森林全网销量中排名第二,打败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在一片红海的饮料市场挤出一条路,从0做到月销售额近亿元,元気森林只用了4年时间。

不过一旦一部分消费者发现该品牌并非日货,造成“误导性消费”,消费者的“被欺骗”心理也会使元气森林陷入危机中。

但总体来讲,虽然元気森林因“伪日系”受到争议,但它还是让消费者看到了新国货正逐渐成为消费主流。

新国货走进消费主流,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品牌塑造、内容营销以及社交种草。这些“国货”从用户需求出发,延展各电商平台,一些品牌自建电商App或小程序,实现流量变现。此外,在各电商平台的大力扶持下,国货品牌获得了更多流量曝光。

 文章标题:4年估值40亿元 元気森林的“伪日系”通关路(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rdht/13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