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冯小刚、刘涛、余文乐……这些大腕都曾是同一个品牌——金立手机的代言人。而如今,这个昔日国产手机界的“翘楚”正在进行破产清算。
4月初,深圳市金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立”)破产清算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取了数份该会议相关文件,据其中一份《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债权表》(以下简称《债权表》)显示,截至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已认定金立债权总额约为173.6亿元,其中86.82亿元是银行欠款。
而据另一份文件——《财产状况初步调查报告》显示,金立目前的主要财产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对外投资股权等几大项。截至2018年底,金立资产账面总额约为85.38亿元,而清查后的资产总额仅约为38.4亿元。
173.6亿元、38.4亿元,两个数字相差甚远,金立资不抵债已是必然。但记者获悉,有人正在接洽重整,这意味着不排除金立债务危机或有变数。
87亿元银行债务
究竟都有哪些机构卷入了金立破产“旋涡”?
经记者梳理,共有17家银行位列《债权表》上。据统计,17家银行的债权认定总额为86.82亿元,约占金立债务总额一半。债权金额超过两亿元的银行包括广东南粤银行、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包商银行深圳分行、宁波银行深圳分行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北京银行深圳分行、中国银行深圳高新区支行、珠海华润银行 、华夏银行深圳科技园支行、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兴业银行深圳高新区支行、恒生银行。
平安银行方面回复称:“我行对金立债权具有足值抵押,风险基本可控。我行正积极配合相关单位,依法对金立进行重整。”
记者注意到,除了17家银行之外,《债权表》中金融机构还有12家:华林证券、 首创证券、天风证券、山西证券、银泰证券、江苏国际信托、中海信托、深圳市万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出口公司信用保险公司、博时基金、天弘基金。其中,江苏国际信托认定债权金额较大,为10.5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金立是广东南粤银行的股东。2017年6月,金立出手12.18亿元收购了广东南粤银行9.3%股权。另外,金立还拥有微众银行3%的股份。陷入资金危局时,金立创始人刘立荣曾表示可出售微众银行股份回笼资金,但他的这一说法并未实现。目前,金立所持有的上述两家银行股份均被冻结。
2018年5月8日,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以金立不能清偿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在之后的听证会上,该行表示,截至 2018年11月20 日,金立对其未清偿的债权金额(本金和利息)总计约 2.67亿元。
彼时金立已“一无所有”。据法院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10日,金立涉及数百宗民商事诉讼、仲裁和执行案件,金立名下部分资产已设定抵押和质押,全部资产均已被多轮保全查封。在(2018)粤 03执 1649 号执行案件中,金立作为被执行人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2018年12月10日,法院受理了广东华兴银行深圳分行对金立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并指定深圳市正源清算事务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中天正清算事务有限公司为金立管理人。至此,金立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中天正清算事务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金立具体的分钱方案还没有确定。”
一位债权人告诉记者,目前债权银行中,“有的银行是支持清算的”。
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与不良资产处置委员会委员张学增律师表示,假设企业还有库存或者具备经营能力,银行是不会轻易走申请清算这一步,如果银行申请清算,说明企业基本已无回天之力。“有时候银行申请清算也没打算能要回钱,只是要一个裁定书,尽快将相关事宜完结。”
挣扎未果
金立并非没有挣扎过。记者获取的《管理人阶段性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21日,管理人从金立公司接管了751份在境内签署的合同,这些合同均在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且合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
其中有6份合同引人注意,这6份合同均与中介机构为金立破产重整提供服务相关。报告显示,因金立公司尚未转入重整程序,且合同金额巨大,管理人将在征求各方调整合同事项等意见后作出清理意见。
上述6份合同印证了金立寻求转机的一步。实际上,在步入危局之后,金立的创始人刘立荣曾一度谋求自救,但终未成功。2016年10月28日,金立曾发行规模为10亿元的“16金立债”。根据债券发行人的财务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2017年6月末,金立的营收分别为271.69亿元和150.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32亿元和7.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