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最全开放:SIM卡、拐杖等数字钱包齐亮相,碰一碰、扫码、在线离线怎么付?

数字人民币已经开始向我们走来,但你能想象出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形态可以有多少种吗?

近日,在福州举办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形态各异的数字人民币钱包产品首度向民众亮相。如手表、手环、老人拐杖、老人报警器、徽章、门禁、盲人报时器等,可以在无网络的情况下通过“碰一碰”即可完成支付。

异形钱包不仅操作简单,还满足了不同人群使用数字人民币的需求。而在一众钱包中最令人期待的要属SIM卡硬件钱包,独立于手机操作系统运行的设计更加安全,支持双离线支付更加便捷,相对低的成本可以覆盖到更多的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方向已不仅仅局限于收款、付款两个端口,对于更多应用场景的探索和金融机具的改造,打开了万物互联支付的想象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工商银行展区放置了数字人民币智能机、数字人民币纸硬币兑换机等设备,可以实现硬件钱包发放、充值提现、转账汇款、本外币兑换数字人民币等多种功能。ETC数字人民币场景是万物互联支付的探索成果之一,通过车载标签OBU与RSU识别,使用数字人民币完成支付交易,联动电子屏显示成功并抬杆通行。

多种异形卡式硬件钱包面世,满足普惠需求

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换言之,数字人民币可以简单等同于现金人民币,只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但和现金一样具有法偿性。

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需要借助手机APP软件钱包或者硬件钱包实现。相比于此前小范围测试的可视卡数字人民币钱包,工行展示的标准卡式硬件钱包和创新性卡式硬件钱包,让人们看到了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更多的可能性。其中,卡式硬件钱包是按照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规范要求开发的一类硬件钱包,作为软件钱包的子钱包使用。通过在卡式硬件钱包上写入数字人民币安全模块,以NFC传输功能实现支付,支持单/双离线支付模式。同时可在钱包APP上完成硬件钱包绑定激活和管理功能。

记者在展区看到三种卡式硬件钱包。一种是只具备付款功能的卡式硬件钱包,通过碰一碰完成交易;另一种是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了显示屏和开关机、查询的按钮,可以看到余额、最后一次消费记录和最后一次充值记录;第三种则是兼具付款和收款功能,还可以查询交易明细,对钱包进行设置。工行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第三种卡式硬件钱包之间的双离线交易过程:开机输入密码后,屏幕显示首页,按OK键进入主菜单,可选择“付款”后输入金额,与另一张卡式硬件钱包碰一碰,就可以完成交易。

数字人民币最全开放:SIM卡、拐杖等数字钱包齐亮相,碰一碰、扫码、在线离线怎么付?

(卡卡交易演示)

除标准卡式硬件钱包外,银行支持根据市场需求定制各类异形卡式硬件钱包。如手表、手环、老人拐杖、老人报警器、徽章、门禁、盲人报时器等各类异形设备,携带更方便、支付更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公交出行、封闭园区管理、大型赛事等民生领域,跨越传统支付鸿沟。央行数研所副所长狄刚在峰会上表示,“数字人民币在设计上满足公共性和普惠性需求,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出解决方案。”

数字人民币最全开放:SIM卡、拐杖等数字钱包齐亮相,碰一碰、扫码、在线离线怎么付?

(部分异形卡式硬件钱包)

值得一提的是,工行还展示了带有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功能的SIM卡。这张SIM卡不仅仅是一张电话卡,还承载了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功能。据工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人民币SIM卡式硬件钱包由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联合研发。与常见的手机APP数字人民币软件钱包相比,SIM卡硬件钱包更加全能、更加安全。一方面,它支持收付款双方在无网络或信号不佳的区域,通过“碰一碰”方式完成双离线支付,是数字人民币实现全地区覆盖、全人群服务、全场景适用目标不可或缺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这张SIM卡的安全级别与主流金融IC芯片相同,支持国密算法,且操作系统独立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运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SIM卡中用户数据的安全。

数字人民币最全开放:SIM卡、拐杖等数字钱包齐亮相,碰一碰、扫码、在线离线怎么付?

(SIM卡钱包)

记者了解到,目前仅有部分特定的手机支持双离线支付,与SIM卡式硬件钱包的区别就在于是安全芯片是安装在手机还是SIM卡。现阶段支持双离线支付的手机价格较高,而SIM卡式硬件钱包对手机的唯一要求就是具备NFC功能,大大降低了使用双离线支付的成本,有利于覆盖到更多的人群。

场景应用更加注重产业融合,探索万物互联支付

 文章标题:数字人民币最全开放:SIM卡、拐杖等数字钱包齐亮相,碰一碰、扫码、在线离线怎么付?

内容摘要: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边万莉数字人民币已经开始向我们走来,但你能想象出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形态可以有多少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html/zt/315bgt/267197.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