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投资理财”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近年来,不少犯罪分子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金融创新”“经济新业态”“资本运作”等幌子,从种植养殖、资源开发向投资理财、网络借贷、众筹、期货、股权、虚拟货币转变,通过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当下“热门名词”“热点概念”炒作,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诱惑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武汉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以下10种“投资理财”项目可能涉嫌非法集资,千万不要盲目投资。

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为幌子的;以投资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以“扶贫”“慈善”“互助”等为幌子的;在街头、商超发放广告的;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武汉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掌握以下5大方法,可避免财产损失。

核实工商登记。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程序注册登记的合法企业。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不真实,则是欺诈。

看投资回报。对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

核查相关信息。通过政府主(监)管部门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否具备“金融许可证”。

是否阳光操作。很多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隐蔽性,通过亲戚朋友互相介绍,再发展下线,形成一个吸收资金的网络,不签订正规合同,也不开具凭据,编制所谓“好项目”不敢在市面上公开出售,而在地下操作,诱惑群众购买。

咨询法律相关专业人士。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商量,审慎决策。

上一篇:转移数亿资产至火币变现焦耳交易所即将跑路,投资者巨亏维权

下一篇:专家:“不老药”NMN只是保健品,未经中国食安评估

相关链接

媒体眼中的康姿百德床垫:虚假宣传屡次被罚却仍

【追踪】自导自演发文喊冤,对各大媒体投诉攻击

兼职动动手指就日赚500?宝妈、学生党多小心

武汉天天健康生物公司一批次山药茯苓固体饮料“

日弥微商连载四:换汤不换药VeryBlue新

专家:“不老药”NMN只是保健品,未经中国食

十种“投资理财”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498元一支!微商对新冠疫苗下手了,张文宏有

 文章标题:十种“投资理财”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html/zt/315bgt/15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