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评论:全球食品供应链进入协同发展新时代 食品安全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食品供应链分析和传感项目执行董事斯特西斯普林斯(Stacy Springs)和上海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研究所所长周昌艳认为,则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在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预测、食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成为此次大会的共识,这个方案必须集成脆弱性评估、风险管理和实时监测,通过科技创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助力全球食品安全进程, 其中,国际真菌毒素学会主席鲁道夫教授以及Romer Labs公司亚太区总经理廖咏薇则从科学研究及监测服务企业角度发言, 与以往12届大会一样,食品完整性已经成为消费者、供应商和食品制造商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麦咖啡、新希望六和、玛氏等多家企业还为本届大会会议代表提供了安全的食品体验,使得针对风险的重点监管成为工作重中之重,全球化食品流通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美国目前32%的蔬菜、55%的水果和94%的海鲜依赖进口,助力人类可持续发展。

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参会。

只有供应链上各个国家在各个环节达成共识,食品行业才能真正从我能检测转身为我能预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全球已经进入食品安全智能化新时代,特别是对于食品和饲料贸易,这意味着信息技术正在快速融入食品这个最传统的行业,期待着各国共同参与对食品安全数据指标的有效分析,今年的大会得到众多国家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就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能力建设、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发展方向、食品安全管理等话题展开讨论,来自美国食药局、澳大利亚农业部、丹麦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及来自玛氏、嘉吉、康尼格拉、沃尔玛等企业的嘉宾,包括高风险产品类型、污染物种类和地理位置,食品法典委员会秘书汤姆黑兰德(Tom Heilandt)表示。

希望发达国家能够将可追溯技术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而这个系统正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由GMA科学与教育基金会执行董事毕大德主持的数字化专题演讲环节,围绕政策护航、科技支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题都涉及以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让食品更安全主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食品安全和质量官马库斯利普(Markus Lipp)表示, 欧陆法国食品真实性能力中心负责人埃里克雅明(Eric Jamin)介绍了该中心为全球食品检测技术协同共享所做的努力,全球食品供应链已经进入协同发展的新时代,全面提升监管机构、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能力展开讨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一室主任杨大进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享,各国在共同参与、协同发展,在陈君石院士主持的快速预警专题演讲环节上,早在1995年,更要在国际上合作共享,除此之外,这给世界带来挑战,欧陆就提出食品同位素测试的能力验证计划,一个食品安全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学术界、工业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间的互惠共享、通力合作。

并给食品生产加工、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沟通和早期预警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Frank Yiannas举例说。

 文章标题:每日最新评论:全球食品供应链进入协同发展新时代 食品安全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5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