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生物技术保种手段应用。作为活体保护的补充方式,猪冷冻精液制作保存技术近年来取得突破,已成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及育种工作的有效手段。国家家畜基因库已启动针对濒危和濒临灭绝地方猪遗传资源冷冻精液的收集保存工作,已收集保存10个地方猪品种21万余剂冷冻精液。目前,针对地方猪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的遗传材料收集保存工作正在全面开展。
(五)加快开发利用步伐。依法开展地方猪新品种配套系审定,不断挖掘资源利用潜力。1999年以来,国家审定通过猪新品种配套系29个,其中参加培育工作的地方猪种有23个。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推进地方猪品种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近年来,以莱芜猪、淮猪、广东小耳花猪、金华猪、沙子岭猪等纯种地方猪种生产的特色品牌猪肉,利用北京黑猪、广东土猪1号、江苏苏太猪、湖南湘村黑猪和吉林吉神黑猪等培育品种或杂优猪生产的优质猪肉已经成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区域性的消费市场。
三、坚决打好地方猪遗传资源安全保卫战进入新时代,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畜产品生产已由数量导向迈入质量导向的新阶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合力攻坚,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一)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实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制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规划》。适时启动修订《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推动各地修订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将保护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加强地方猪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加快建设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地方猪资源保护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二)强化资源研究与应用。密切产学研联系,加快科技创新,深入开展地方猪遗传资源种质特性研究、评估分析与优良基因挖掘,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基因资源创新利用。制定完善地方猪品种养殖技术规范、品种标准及其产品标准,为保护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创新完善地方猪资源保护理论与手段,不断提升资源保护科技创新水平。
(三)推动地方猪种质再创新。实施主要地方猪种振兴行动,开展中国特色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培育,持续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方猪核心种源。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共建育种研发平台和良繁基地,促进科研育种成果加速研发和推广应用。
(四)加快地方猪特色产业发展。利用是最有效的保护。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培育,推进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推进地方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主要地方猪品种为核心,整合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打造一批核心种业和产品品牌,逐步建立以扎实的保护工作推进开发利用,以良好的开发利用成效反哺保护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当前,全国31个省(区、市)发现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传入、发生和传播风险丝毫不容忽视。上下同心,其力断金。在这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全力以赴、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相信大家只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取得这场关乎我们自身的猪遗传资源保卫战的胜利!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畜牧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