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为加强全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从11月初开始,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11个督查组,再次对全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督导检查。
制定四项措施
针对部分冷链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薄弱环节,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性制定“强一线、二溯源、三机制、四落实”举措。
01
“强一线”即充实基层冷链食品监管力量,市市场监管局抽调100人左右下沉一线,对中心城区、重点地区实施驻点分片督导,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全覆盖检查。
02
“二溯源”即督促企业建立台账溯源,推进智慧化监管平台,开展科学监管溯源。
03
“三机制”即进一步完善周统计、周通报和常态化督导工作机制。
04
“四落实”即严格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在推动属地责任落实上,实施周督导、周通报制度;在推动部门责任落实上,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机制;在推动冷链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上,采取问题整改一周内仍不到位的勒令停业的措施。
在推动从业人员责任落实上,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目前,各地区均组织冷链企业签订责任状,进一步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现场督导查找问题
11月3日至6日,融易新媒体,市冷链食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抽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疾控中心等部门30人,组成6个督查组,深入中心城区和重点地区进行现场督导,对涉及生产经营进口冷冻水产品和肉品的企业进行重点督导,共督导检查有关单位66家,发现问题隐患118个。11月9日至12日,市市场监管局组成11个督查组对各地区实行常态化、全覆盖督导检查,督导检查有关单位68个,共发现问题隐患79个。目前,所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均已完成整改。
从督导检查和核酸检测情况来看,在我市各级相关部门的督促指导下,近期冷链食品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明显改善,按要求建立台账、开展核酸检测的比例明显提升。11月4日至12日,进口冷链食品企业自行完成从业人员核酸检测7142人、环境检测点位7299个、产品出厂核酸检测4133个。各地区防疫指挥部继续推进“人、物、环境”核酸监测,核酸监测冷链食品企业243家,对1426名从业人员、1973个环境点位、1068个进口货物点位进行核酸监测。
问题整改回头看
进入秋冬季,为了防止疫情反弹,我市要提高科学防控能力,加强社会共治,增强个人防护,要多措并举,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控的良好氛围。
强化属地责任,织密防控网。
对辖区内的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疫情防控措施进行全面检查,真正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
落实部门责任,实施精准防控。
各行业部门要摸清本行业领域底数,并发挥监管、行业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职责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对企业落实消杀等防控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从源头实现精准防控。
突出企业责任,确保措施到位。
冷链食品加工经营单位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及时更新补充完善防控方案,确保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坚持“人、物、环境”全检测的“红线”要求,督促企业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以战时标准开展常态化防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立行立改。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冷链食品核酸检测监管,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持续开展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常态化督导检查。对有关整改情况,市市场监管局督查组将进行问题“回头看”,确保整改工作成效。
文章标题:【大连四项措施加强冷链食品疫情防控】 内容摘要: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为加强全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从11月初开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food/209483.html
抓源头强监管 农产品出口忙
福建通报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饮食品、食用
2020泰山学术论坛—食品高层次人才与科技创新论
安徽省五部门部署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
肉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卫生设计要先行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六项食品安全国家标
注意!青海公布这11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
重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食品中
安徽这3批次韭菜、豇豆、凤尾虾检出不合格,看
酒店大堂“专供”酒几万元一瓶?深圳专项整治
硒产业技术与健康中国创新平台联盟协办第二届
永州市新增1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食品伙伴网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线上培训班成功举
关于东莞市进口冷链食品常态化监测检出2份样本
销售“假冒”牟私利 终获刑罚悔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