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布19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食品伙伴网讯 10月23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第3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等24大类食品1247批次样品,其中不合格19批次。

 

  9批次样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9批次样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其中,有7批次样品检出镉(以Cd计)不合格,分别为:福州市晋安区泰禾餐海餐饮店销售的正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14日)、周宁县仙珠海鲜大排档销售的梭子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19日)、三明梅园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销售的三眼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1日)、福安市鼎旺海鲜楼销售的梭子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1日)、福安市佰信酒店有限公司销售的梭子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19日)、宁德市新福宁食府餐饮有限公司销售的蟹(梭子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2日)、建阳富贵荣华大酒店有限公司销售的红花蟹(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5日)。

 

  镉(以Cd计)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镉(以Cd计)在鲜、冻水产动物的甲壳类中限量为0.5mg/kg。水产品中镉(以Cd计)超标可能是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对环境中镉元素的富集。

 

  还有2批次样品检出铅(以Pb计)不合格,分别为:厦门佳日美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老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1日)、鹭家鲜生(厦门)商贸有限公司祥岭店销售的泥姜(购进日期为2020年9月2日)。

 

  铅是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蓄积且排除缓慢的重金属污染物。《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新鲜蔬菜(芸薹类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薯类除外)中铅的最大限量值为0.1mg/kg。新鲜蔬菜中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对环境中铅元素的富集。

 

  5批次样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5批次样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其中,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2批次样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分别为:厦门永辉民生超市有限公司湖里闽南古镇店销售的芹菜(购进日期为2020年7月29日)检出毒死蜱不合格、甲拌磷不合格;厦门四季优鲜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芹菜(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8日)检出甲拌磷不合格。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毒死蜱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甲拌磷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1mg/kg。

 

  还有2批次样品检出氯霉素不合格,分别为:福州市仓山区红星国惠大酒楼销售的天然青蛾(贝类)(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2日)、福州香米拉酒店投资有限公司销售的文蛤(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6日)。

 

  氯霉素是一种杀菌剂,也是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号)中规定,氯霉素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

 

  另外1批次不合格样品为:柘荣县联和宏业投资有限公司东华大酒店销售的桂花鱼(购进日期为2020年8月24日)检出孔雀石绿不合格。

 

  孔雀石绿属于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真菌、杀细菌、杀寄生虫的药物。《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规定,孔雀石绿为禁止使用的药物。

 

  3批次样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3批次样品检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合格,分别为:标称龙海市黎明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4月11日生产的芝士味苏打饼干,销售单位为安溪联谊润家商贸有限公司;标称莆田市涵江区锦鸿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5月11日生产的老婆饼,销售单位为福建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漳州长泰万豪天悦广场店;标称普宁市吉源食品厂2020年4月20日生产的脆锅巴,销售单位为泉州市鲤城区佳选生鲜超市有限公司,经生产企业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核实,认为该批次产品为假冒产品。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饼干》(GB 7100-2015)中规定,饼干中过氧化值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 7099-2015)中规定,糕点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GB17401-2014)中规定,含油型膨化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最大限量值为0.25g/100g。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储存不当,导致脂肪过度氧化,使得终产品过氧化值超标。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

 

  1批次样品检出其他污染物问题

 

 文章标题:福建公布19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内容摘要:10月23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第3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food/192550.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