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事件:食品资讯一周热闻(5.10—5.16)(5)

5月11日周一晚,中国暂停了至少四家澳大利亚屠宰场的肉类出口。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上,《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中,列出了澳洲四家输华肉类企业,将暂停受理四家企业2020年5月12日起启运的输华肉类产品进口申报。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大麦出口量约88%来自西澳,2018-2019财年西澳出口中国的大麦为212万吨。尽管到目前为止,由于干旱和中国反倾销调查的不确定性,澳洲输华大麦已降至今年的约6亿澳元,但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大麦市场。(澳华财经在线)

点评:澳洲业界已经愈发担心,大麦和牛肉还只是一个开端,澳中贸易争端是否会扩展到其它商品,如葡萄酒和海鲜等。澳洲一些贸易专家认为,澳大利亚和中国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这场争端不太可能破坏长期关系。
 

加拿大再次爆出肉类加工厂工人集体感染新冠病毒

加拿大第二大肉类加工企业——嘉吉公司(Cargill)旗下位于魁北克省的一个加工厂当地时间10日宣布,由于64名员工感染新冠病毒,该厂即日起逐步关闭,将在5月13日前全面停产。(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评:从4月下旬开始至今,加拿大已有多家屠宰肉类加工厂爆出疫情的消息。加拿大两个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JBS和嘉吉旗下的多家肉类加工厂先后发现数量不等的工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有的肉类加工厂甚至出现近半工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
 

三、食品科技
 

可生食鸡蛋来了,你是否“好这口儿”

近日,某企业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引进“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中国首个可生食级鲜鸡蛋企业标准落地。同时,中国首个“可生食鸡蛋研究院”揭牌成立。发布会上,该企业负责人称,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项指标上,他们均制定了高于我国现行《蛋与蛋制品的食品安全标准(GB2749)》的企业标准。目前,这种可生食鸡蛋已在部分线上线下零售商超销售。(中国科学报)
 

浙江大学等破解草地贪夜蛾扩散危害机制

近日,《分子生态学资源》在线发表了染色体水平的草地贪夜蛾基因组,并解析了其快速扩散成灾的机制。该成果由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宜春学院等单位合作完成,为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基因信息资源。研究团队鉴定到草地贪夜蛾221个味觉受体基因,远多于其他昆虫。鳞翅目昆虫中较为保守的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也在草地贪夜蛾基因组中明显扩张,这可能与草地贪夜蛾惊人的寄主范围有关。(中国科学报)
 

维生素D缺乏与新冠肺炎病亡率或存强相关性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日报道,在研究了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数据后,科学家发现,严重缺乏维生素D与新冠肺炎死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与那些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国家相比,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新冠肺炎病亡率高的国家,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巴克曼表示,分析显示,适度的维生素D水平虽然不能防止患者感染病毒,但可以减少并发症,防止感染者死亡。而且,这种相关性或许也有助于揭示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其他谜团,比如为什么儿童病亡率较低。儿童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这是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更可能出现过度反应。(科技日报)
 

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密码破解茶香之谜的“前世今生”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宛晓春和韦朝领研究团队找到了答案,他们获得了茶树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揭示了栽培茶树适应性进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这将大力推动茶树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国科学报)

 文章标题:最新新闻事件:食品资讯一周热闻(5.10—5.16)(5),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11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