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曝光平台:正确理解《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内涵 科学把握畜禽产业范畴(2)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很多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一些家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如马、牛、羊在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牦牛是青藏高原上少数民族的重要家畜,绝大多数畜禽都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留下了重要的烙印。


  除了历史悠久的传统畜禽外,《目录》中的13种家养特种畜禽,不仅是宝贵的畜禽品种资源,而且彰显了我国地域经济和民族文化特点。例如,家养的梅花鹿养殖历史悠久,公元前13世纪就开始人工养殖,用于观赏、食用和祭祀,鹿茸及副产品应用于人类的医疗保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雉鸡在我国分布很广,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人工驯养,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规模化人工养殖,最高年存栏数达到1亿只。毛皮用特种畜禽,比如水貂,在我国已有60年的养殖历史,总量居世界之首,加工量占全球的75%左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特种畜禽都选育有品种。所以,从历史文化、老百姓现实需求和养殖条件等角度讲,被大众广泛认知和接受的动物源性产品才称得上畜禽产品。


  四、《目录》所列畜禽种类要与国际分类有效接轨


  近年来,随着全球畜禽养殖产业化进程的推进,畜禽遗传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FAO统计的畜禽有19种,包括猪、牛、水牛、山羊、绵羊、马、兔、骆驼、驴、骡,融易新媒体,以及鸡、鸭、火鸡、珍珠鸡、鹅、鹌鹑、鸽子、鸵鸟和雉鸡。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世界上畜禽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畜禽遗传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饲养的畜禽种类更为丰富。


  目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数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6,其产业价值和科学价值国际地位日益凸显。我国优异的品种资源,如繁殖性能高的梅山猪、肉质鲜美的北京鸭、羊绒超细的内蒙古绒山羊,曾为世界高产商用品种提供了优质、抗逆、高繁的基因,为全球畜禽产品的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国已战略性保存了360多个畜禽地方品种的遗传材料82万多份,位居世界第二。对牦牛、黑山羊等特有资源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研究,成果在《Science》等世界顶级期刊发表,特别是地方猪和鸡遗传资源鉴定等原创成果处于国际领跑水平。


  制订《目录》,要统筹考虑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实际情况,综合技术成熟度及生物安全风险等因素,还要兼顾世界畜禽遗传资源的储备、保存和持续利用,科学应对未来国际竞争。随着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统计体系和数据结构的不断完善,将加快与国际统计数据的有效衔接,进而更好地为全球畜禽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服务。为有效保障《目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以及《目录》公布后的顺利贯彻实施,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加快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对于《目录》中的畜禽品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品种培育与改良,快速提升畜禽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畜禽产品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二是加快建立国家级畜禽种质资源库。加大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收集保护和挖掘利用力度,在实现畜禽遗传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同时,加快畜禽遗传资源产业化发展,推动我国从畜禽遗传资源大国走向畜禽遗传资源强国。


  三是妥善处理在养人工繁殖野生动物问题。落实《决定》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对合法取得养殖许可的养殖主体在调整生产经营方向、损失补偿、在养动物处置等方面给予帮助。


  四是加强宣传引导。从中央到地方普及《目录》知识,提高公众对畜禽生产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认知水平,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文章标题:网络曝光平台:正确理解《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内涵 科学把握畜禽产业范畴(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106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