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资讯 > 《丝路花雨》长演44年 引爆演出市场

《丝路花雨》长演44年 引爆演出市场

2023-06-25 12:35:01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导读
河西走廊深处,莫高窟卓然独立。 取材于敦煌壁画,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初,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800余场,已成为中国本土舞剧经典代表、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符号的《丝路花雨》,长演44年,于今年年初再次引爆演出市场、更圈粉数亿网友。 历经风霜雨雪,这部随时代经历了起伏跌宕的舞剧,以其独特的形式讲述着这条独一无二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上古老而生动的故事。 壹 就想着把剧做好 2023年2月10日晚...

  河西走廊深处,莫高窟卓然独立。

  

  取材于敦煌壁画,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初,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800余场,已成为中国本土舞剧经典代表、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符号的《丝路花雨》,长演44年,于今年年初再次引爆演出市场、更圈粉数亿网友。

  

  历经风霜雨雪,这部随时代经历了起伏跌宕的舞剧,以其独特的形式讲述着这条独一无二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上古老而生动的故事。

  

  壹 就想着把剧做好

  

  2023年2月10日晚8时,甘肃兰州黄河剧院内座无虚席。

  

  苍茫大漠、琵琶伎乐、捧花飞天……曼妙深沉的古乐声中,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大幕轻启。

  

  三危山下,烟云缭绕中,千手观音营造出唯美画境。茫茫戈壁驼铃声声,通联欧亚的丝绸之路画卷徐徐展开。

  

  一个发生在盛唐时期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缓缓铺陈:敦煌画工“神笔张”和女儿英娘救起被困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斯,后遇强盗父女离散,伊努斯出手相助,一幕幕悲欢离合、友人生死相助的感人故事引人入胜。

  

  精美绝伦的舞姿、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烽烟走进盛唐、走进丝绸之路,通过舞剧切身体悟古丝绸之路上中外友好往来、中国开放包容的生动寓意。

  

  时光回到1977年。

  

  甘肃省歌舞团在彩排新剧《骄杨颂》,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陈舜瑶提出建议,将甘肃的文艺创造聚焦于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

  

  “1977年开始酝酿剧本,当时定的就是丝绸之路、友谊之路,世界人民友好这一主题。”已81岁高龄的1979版《丝路花雨》编导、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原院长许琪说。

  

  甘肃省歌舞团接到甘肃省委宣传部编排以敦煌为题材的舞剧的任务后,编导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等人,记不清有多少次从兰州前往敦煌,融易新媒体,看洞窟壁画、听讲座、读书、临摹壁画、探讨研究舞姿。

  

  莫高窟历代营建的735个洞窟中,保存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就有492个,要从2400多身彩塑、4.5万多平方米壁画中寻找灵感和舞姿如同大海捞针。

  

  创作组人员白天进窟看壁画,夜晚坐在稻草铺就的地铺上临摹舞姿。

  

  经过不懈努力,1978年1月底,赶在农历新年前,创作组拿出了剧本初稿,定名为《敦煌曲》。但实际编排中,《敦煌曲》因剧本结构年代跨度太大,主题、人物、事件无法贯穿而遇阻。

  

  “搞了一年多,没有留下来,自己推翻了,勇敢地割舍!”许琪说,1978年9月,创作组停止了对《敦煌曲》的各种小改小动,彻底放下了之前的编排,开始重新构思剧本。

  

  1979年10月1日,历时3年创排的《丝路花雨》,作为全国调演的137台节目中唯一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全本演出的剧目,获得成功。

  

  1982年,《丝路花雨》走出国门,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演出的团体。出访交流巡演的序幕自此拉开,《丝路花雨》的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上肯尼迪艺术中心、林肯艺术中心等顶尖艺术殿堂,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

  

  求精,是《丝路花雨》经久不衰的制胜密码。在每一代人身上都能看到精益求精的影子。

  

  “这戏改了多少版、去了多少趟敦煌是说不清的。当时根本没想着能成功,就想着怎么把剧做好。”许琪说,《丝路花雨》的创作是质朴的,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否定自己,虚心改进。每次演完编导都要开会,每个编导都要提出具体演员的动作、舞姿有没有不到位的情况,除了自己找问题,还要让外人提意见,把这些意见刻印出来,打成条,贴在墙上分析,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

  

  喜迎北京奥运会,2008版《丝路花雨》创演;2016年再次改版提升,成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演出重点剧目;2021年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项目。“中国舞剧的里程碑”“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丝路花雨》引来众多赞誉,“敦煌舞”艺术流派由此开创。

  

  “敦煌舞不是简单的扭腰出胯,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原本就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独特舞姿,在与历史的对话和人物的共情中变成舞蹈语汇。”许琪说,《丝路花雨》不是简单地对敦煌壁画的片段性模仿,融入历史和情感的创作后,它成为全新的舞蹈体系,这一创造性的发展,是当代人对历史的反顾。

  

  贰 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2023年2月10日晚7时许,兰州观众陈庚手持两张《丝路花雨》演出票,和女儿匆匆赶赴黄河剧院。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数据标注员:做人工智能的眼睛

“我们就像人工智能(AI)的眼睛,带它看世界,领略世界,快速生长。”重庆瑞铭安普科技有限...

2 《丝路花雨》长演44年 引爆演出市场

河西走廊深处,莫高窟卓然独立。 取材于敦煌壁画,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初,走过40多个国家和...

3 人工智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夏至已至。去年夏天的热浪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那是我国自1961年以来的最热夏季。如今,各...

4 从企业采购看实体经济活力

跟着数字化转型的一连深入,“618”等重要购物节点不再只是个别消费者的狂欢,也成为企业...

5 影戏财富拥抱科技创新

近日,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电影节期间共展映影片1490场,其中80场进行了映...

6 广西贺州:构建“一石多吃”新业态

广西贺州市近期召开第四届中国贺州国际石材·碳酸钙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贺州市副市长匡永红...

7 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 黄河调水调沙腾库迎汛

6月21日上午9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与济源市接壤处的黄河干流要害性控制工程——小浪底水利...

8 打造承载平台 肇庆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

本报广州6月23日讯(记者张建军)走进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片区,小鹏汽车、宁德...

9 构筑三大高地 青岛锻造海洋经济新优势

本报青岛6月23日讯(记者刘成)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驰骋深蓝,国...

10 水滴公司董事会荣获《机构投资者》“2023年度最佳董事会”

6月21日,国际权威金融杂志《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发布“2023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团队”...

1 数据标注员:做人工智能的眼睛

“我们就像人工智能(AI)的眼睛,带它看世界,领略世界,快速生长。”重庆瑞铭安普科技有限...

2 《丝路花雨》长演44年 引爆演出市场

河西走廊深处,莫高窟卓然独立。 取材于敦煌壁画,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初,走过40多个国家和...

3 人工智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夏至已至。去年夏天的热浪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那是我国自1961年以来的最热夏季。如今,各...

4 从企业采购看实体经济活力

跟着数字化转型的一连深入,“618”等重要购物节点不再只是个别消费者的狂欢,也成为企业...

5 影戏财富拥抱科技创新

近日,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电影节期间共展映影片1490场,其中80场进行了映...

6 广西贺州:构建“一石多吃”新业态

广西贺州市近期召开第四届中国贺州国际石材·碳酸钙展览会新闻发布会。贺州市副市长匡永红...

7 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 黄河调水调沙腾库迎汛

6月21日上午9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与济源市接壤处的黄河干流要害性控制工程——小浪底水利...

8 打造承载平台 肇庆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

本报广州6月23日讯(记者张建军)走进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片区,小鹏汽车、宁德...

9 构筑三大高地 青岛锻造海洋经济新优势

本报青岛6月23日讯(记者刘成)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驰骋深蓝,国...

10 水滴公司董事会荣获《机构投资者》“2023年度最佳董事会”

6月21日,国际权威金融杂志《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发布“2023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团队”...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