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最新新闻事件报道: 六大国有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渡难关 共同打好疫情防控战

最新新闻事件报道: 六大国有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渡难关 共同打好疫情防控战

2020-02-13 18:32:46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六大国有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渡难关 共同打好疫情防控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3日讯(记者 华青剑 魏京婷)在打赢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银行业责无旁贷。近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这次疫情对小微企业,特别是住宿、旅游、餐饮等这类小微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情况来看,总量不会太大。金融体系有充足的资源应对不良资产上升。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中午12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超过2540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566.01亿元。

  针对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六大国有银行落实优惠利率,创新产品与服务,实现快速放款,推广线上服务。他们携手小微企业共度时艰,竭尽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安心生产,为疫情中的小微企业保驾护航。

  工商银行: 开辟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加强服务创新

  针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工商银行迅速推出“专属服务+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多措并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携手小微企业共度时艰,全力为防疫物资供应提供金融保障。

  从总行层面来看:一是推出小微企业专属服务。针对防控疫情所需,工商银行制定专门支持政策,加大普惠贷款投放力度,做好重点领域普惠金融服务,主动对接防疫相关企业,全力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二是开辟小微企业绿色通道。大力提升融资审批效率,对符合条件的小微贷款,随到随审随批。三是推出多种便利优惠措施。例如,对于湖北地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贷款及办理“医保贷”的药店,利率在目前市场较低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优惠。四是加大线上融资服务。充分发挥线上融资绿色、便捷的优势,提升网络融资审批效率,为小微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的融资服务。五是加强服务创新。加大对各地药店的“医保贷”融资服务,支持药店加大防疫医疗用品采购供应,共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六是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工商银行充分发挥资源和客户优势,协调各方防疫物资支援疫区。

  工商银行武汉分行对辖内企业给予4.15%普惠融资利率优惠政策,同时线上线下均配足信贷规模,全力支持武汉疫情期间医药生产、流通及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涉及民生小微企业经营周转和扩大生产。为减少因疫情而导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经营受损的影响,工商银行武汉分行主动联系因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60多户小微企业,提供办理续贷及展期等业务服务。此外,武汉分行加大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线上融资产品的投放力度,疫情期间主动为100多户小微客户提供线上融资服务。

  工商银行郑州分行强化金融服务保障,特事特办,做好受困小微企业的持续性金融服务,采用创新方式及时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调整还款计划,帮企业度过难关。

  秉承抗疫期间“特事特办”原则,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专为防疫小微企业制定特色融资方案,推出“抗疫贷”融资产品。2月8日,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成功发放工商银行吉林省地区首笔“抗疫贷”500万元,为助力该省小微企业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工商银行力量。

  针对广州本地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广州工商银行引导小微客户通过线上渠道办理小微金融业务,假期期间,融易新媒体,该行通过“e抵快贷”、“经营快贷”以及“税易通”等线上产品为小微客户提供的融资占比超过85%。在江苏,工商银行南京分行也已累计为16户疫情防控和民生供应类小微企业紧急审批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逾5000万元。

  农业银行:足额保障信贷规模,主动对接防疫相关企业

  针对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农业银行推出加大信贷投放、实施利率优惠、强化系统支持保障、加强线上金融服务、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等措施,竭尽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安心生产,为疫情中的小微企业保驾护航。

  一是足额保障信贷规模。对重点疫区和与疫情防控相关产行业的普惠型小微企业的合理信贷需求,在信贷规模上予以专项足额保障。二是实施优惠贷款利率。对疫情重点保障企业、疫情防控相关行业、其他重点疫区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三是降低贷款融资费用。通过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续贷业务等,为小微企业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四是加强线上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全面提供线上开户服务,针对小额、普惠信贷业务,依托线上产品,提供实时在线信贷服务。五是推出小微企业专属金融服务。对湖北省和其他重点疫区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简化业务流程,开辟快速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根据需要制定专属方案,提供优质高效的疫情防控综合金融服务。六是主动对接防疫相关企业,全力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截至2月3日,已对接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和其他防控相关企业83家。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